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宣教.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宣教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CCU 尚玥 目前,冠心病已经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已经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的广泛关注。 有资料表明,许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教育问题,系统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教育的内容 基础知识教育 饮食治疗教育 心理教育 休息与运动教育 药物治疗教育 介入治疗简单知识教育 对家属及健康照顾者的教育 基础知识教育 初步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即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 a.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 b.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 让患者知道有病早治,积极参与预防保健,有疾病先兆时积极治疗的重要性。 让患者相信,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疗效,只要控制好就能够健康生活。 饮食治疗教育 饮食治疗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它对疾病的发展、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使病人在饮食方面能够灵活掌握各膳食和数量,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6-7成饱。 同时强调饮食的多样化,原则上应选择低盐、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平衡,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免加快心率。 另外要禁烟限酒,原有吸烟嗜好的要彻底戒掉。 对于体态肥胖的老年人,饮食控制也是饮食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因为肥胖可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并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对远期的并发症预防有重大意义,通过饮食控制使血压、体重也向标准方面发展,客观上预防和延缓了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现有症状的控制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饮食治疗教育 低盐: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日食盐量3-5g;中度高血压,每日1-2g(折合酱油5-10ml);重度高血压,应给予无盐膳食 含盐高的食物:油饼、咸肉、咸蛋、酱鸭、咸菜、皮蛋、腊肠及含盐量不明显的调味品 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各种动物的内脏及皮、动物性脂肪油、禽类的蛋黄、蟹黄、鱿鱼、墨鱼,凤尾鱼等 适宜食品:玉米、燕麦、黄豆、山楂、大蒜、洋葱、海带、紫菜、香菇、黑木耳、南瓜、番薯、芹菜、冬瓜、菊花、酸奶、西洋参、蜂蜜、淡水鱼虾、干贝、牡蛎、鳝鱼、海参、鲍鱼等 心理教育 老年人情绪急躁、容易冲动,有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当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时,以上心理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并出现悲观失落、焦虑恐惧、担心死亡等心理特征,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 (1)减轻心理压力与反应:对于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老年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疾病,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他们,倾听其陈述,了解他们焦虑恐惧的原因和心理需求,针对病因进行心理分析,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引导他们正视病情,帮助他们树立控制疾病发展的信心。 (2)增加信任度:对于易猜疑的老年患者,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与误会,在与他们教育过程中做到自然、大方,并注意在传递感情技巧的同时给予鼓励与安慰,增加信任与安全感,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最佳疗效,早日康复出院。 休息与运动教育 急性期? :绝对卧床休息1~3天 缓解期 :运动适量,循序渐进,运动疗法作为冠心病基本治疗的另一方面,作用不容忽视,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使冠状动脉扩张,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心肌营养和氧的供应,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同时,运动还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加心肺功能,这样可相对减少心脏负担,提高病人的身体综合素质。 药物治疗教育 药物治疗是促使本病康复的重要手段,应用何种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士首先应明确老年人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熟知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观察项目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达到合理用药,增加疗效。指导患者或家属知道所患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以及剂量不足或超量应用的危害,输液过程严格控制滴速。应用口服药物时,因老年人记忆力差,听力及视力下降,要反复强调服药时间、方法、剂量。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服用地高辛,应向病人告知本病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随意增加剂量又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教会病人或家属如何测量脉搏,每次服药前脉搏不能低于60次/min,如出现恶心、呕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