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本质安全—液氨.ppt
液氨设施要求 1) 罐区电气设备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应设置液氨储罐远传监控、超限报警装置; 3)超过100m3 的液氨储罐应设双安全阀,安全阀排气应引至回收系统或火炬排放燃 烧系统; 4)液氨储罐进出口管线应设置双切断阀,其中一只出口切断阀为紧急切断阀; 5)液氨储罐区应设置防火堤、备用事故氨罐、气氨回收、应急喷淋及清净下水回收等设施;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 谢 事故应急处理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应明确现场指挥,由现场指挥统一组织应急抢险,确定操作人员为抢险人员,确定救护人员,明确不同泄漏部位的抢险措施,明确抢险指挥、抢险人员、救护人员的电话,明确避险人员的集结地点。 * 事故应急处理 液氨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平日加强抢险人员对防护器材的使用训练,并保证防护抢险器材的日常维护保养。 * 事 故 案 例 * 氨气泄漏事故1 1982年1月19日12时40分,浙江省某化肥厂冷冻岗位,因女工玩耍踩断氨管致3人氨中毒死亡。 1月19日12时,该厂临时停车期间,合成车间4名女工在清扫完卫生后到冷冻岗位室外晒太阳时,其中1名分析工双脚踩氨油分离器进液管上下跳动玩耍,不慎将进液阀门连接管丝扣踩断,致使大量氨从断管处外泄,4人中除1人逃离外,其余3人均中毒昏倒,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 氨气泄漏事故1 1)管接头选材不符合设计要求,以铸铁件代替钢件。 2)原设计该管道离地1.9m,因分离效果不好,经两次修改后,该管距地260mm,使用砖块作支撑。1981年12月26日在拆除液氨贮槽危棚时,有人将砖头撤去,致使该管悬空。 3)踩断管线的女分析工违反有关规定,在工作时间内踩在生产管道上跳着玩。 * 氨气泄漏事故1 4)因当时更换合成大槽,冷冻系统存氨备开车用,冷冻系统的4个阀门(平衡阀、冷却排管进出口阀、液氨贮槽进口阀)全部呈开启状态,致在氨油分离器平衡管根部断裂后,大量液氨从氨油分离器、液氨贮槽和冷却排管内排出,而扩大了事故。 5)有关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将位于冷冻岗位室外西侧的安全通道堆放大量电气杂物,把通道堵死,致使2名分析工受阻而中毒死亡。 * 氨气泄漏事故2 1.液氨泄漏事故概况 2002年7月8日2时09分,某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死亡13人,重度中毒2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62万元。 * 氨气泄漏事故2 2.事故经过 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个体液氨罐车,在某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驾驶员吩咐押运员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m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采取关闭措施,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 氨气泄漏事故2 2时09分,接到报警后,公安、消防等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赶到现场,组织事故抢险和群众疏散。同时,企业值班领导组织职工对生产系统紧急停车。4时40分,消防官兵将液氨罐车2个阀门和1个灌装截止阀关闭。抢险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点30分。 * 氨气泄漏事故2 发生事故的原因: 1)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初步查明,液相连接导管供货单位是一家无生产许可证的一家镇办企业。从发生事故前的记录看,液相连接导管的工作压力、温度及使用期限均未超出规定范围,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的破裂,这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 氨气泄漏事故2 2)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是液氨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氨库西侧约64m处的紧急切断阀很快被关闭,防止了液氨储槽中液氨的继续泄漏。虽然驾驶员对罐车上的紧急切断阀采取了紧急切断措施,但由于该装置失灵,致使罐车上液氨倒流泄漏,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 氨气泄漏事故2 3)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根据《小型氨肥厂卫生防护标准》(GB11666-89)和当地气象条件,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为1000m,而实际最近距离不足25m。因此,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 * 氨气泄漏事故2 4)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1)企业在采购液相连接导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把关不严,致使所购产品为无证厂家生产的产品,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隐患。 (2)企业制定了《液氨充装安全管理规定》,但未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不落实,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3)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和城建规划上把关不严、监督不力;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措施不到位,未能及时督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_T 6503-2022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docx
-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试题答案.docx VIP
-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试题答案钢筋主要的力学性能考试题.docx VIP
-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低压变频器培训资料课件》.ppt
- 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教案:建设美丽中国 (1).docx VIP
- 信息安全保障方案.docx VIP
- 《电子技术基础》(晶体管电路+集成运放)试卷+参考答案 .pdf VIP
- 成人危重病人转运指南(2019版)”的评价与解读.pdf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法律实务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