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马门煤矿抽采情况介绍-重庆煤炭学会
重庆石马门煤矿
极薄煤层瓦斯抽采技术的研究
目 录
1 项目概况 1
1.1矿井概况 1
1.2试验工作面概况 8
2 瓦斯抽采试验方案 9
2.1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 9
2.2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设计及施工 10
2.3瓦斯抽采 12
3 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14
3.1试验内容及目标 14
3.2试验过程 14
3.3瓦斯抽采效果分析 15
3.3.1抽采前后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对比分析 15
3.3.2邻近层与开采层瓦斯抽采对比 19
3.3.3 K10煤层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效果分析 23
3.3.4邻近层K13煤层顺层钻孔瓦斯抽采效果分析 27
3.3.5 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技术 30
3.3.6 瓦斯抽采管理及人员培训 30
4 结论 33
5 建议 33
1 项目概况重庆地区乡镇煤矿极薄煤层居多,特别是厚度在0.5m以下的极薄煤层,其开采强度低,成本高,可选择的瓦斯抽采方法单一,瓦斯抽采期短,瓦斯抽采效果普遍不理想。此外,重庆地区乡镇煤矿瓦斯抽采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瓦斯抽采技术落后、瓦斯抽采系统管理差以及瓦斯抽采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是为解决重庆乡镇煤矿极薄煤层瓦斯抽采技术难题,从瓦斯抽采系统管理、抽采方法、布孔、封孔、计量、评估、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规范管理,提高矿井瓦斯抽采效果,增强矿井抗灾能力,减少瓦斯事故。
1.1矿井概况
永川区石马门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永川市NE10°方向,直距7km,属永川市万寿镇十四村五社所辖。
该矿始建于1989年9月,2006年改扩建后生产规模为120kt/a,石马门煤矿为保留矿井。矿区范围北与万兴煤矿相邻,南与箕山煤电公司相邻,东与鸡寇石煤矿相邻。矿区走向平均长3500m,宽约750~1500m,面积为3.9196km2,开采须家河组K2、K10、K13煤层。K2煤层开采标高+240m至±0m; K10、K13开采标高+470m至+0m。
开拓布置: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分组联合布置开采,K2为上煤组,K10、K13煤下煤组。在K10煤层顶板中布置主、副暗斜井至±0m,开拓下煤组,下煤组联合布置运输大巷,布置在K10煤层中,在K2煤层底板中布置暗斜井至±0m,开拓K2煤层(上煤组)。下煤组以主平硐为界分为南、北两翼,分别布置南风井(韩家沟风井)和北风井(东银寺风井)为下煤组两翼服务,在矿井南西侧+349m标高布置K2煤层的风井,为K2煤层服务,为分区通风。主平硐采用机车牵引运输,暗斜井采用绞车提升,井下为人力推车。
矿井设计划分为两个水平,即+170m、±0m水平,K2煤层开采标高+240m至±0m; K10、K13开采标高+470m至±0m,现生产区域位于+110m至+240m之间,+317m以上为原采空区。
现矿井布置三个采煤工作面和四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放炮落煤,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木材支护工作面,工作面回采率97%,采区回采率在85%以上。
地质条件:石马门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东山背斜西翼南段,总体构造线呈NE向。矿井范围内大部分为单斜构造,倾向310°~315°,倾角轴部缓(3°~10°)往深部变陡(45°~48°);K13煤层在矿井南西侧受东山背斜影响,走向约1400m范围在背斜两翼开采,但轴线不明显。
F5逆断层位于矿井中部,俗称火烧马门断层,为一走向逆断层,南起一碗水,北至火烧马门,呈北东—南西方向延伸长约3700m。断层面走向为N25°E,倾向北西,倾角大于60°,垂直断距在扇子湾以南约150m左右。区内主要发育在轴部地段,在剖面IV、V线见之,向北延出区外,向南隐伏延到II线,对K10、K13煤层有较大的影响,不影响K2煤层。
K2、K10、K13煤层节理发育,小块状脱落,具块状构造,煤层原始结构未破坏。K2、K10、K13煤层煤岩类型均属亮煤~半亮煤型,呈亮黑色;分别为低灰、中灰和低灰煤;煤岩硬度小,质地松软,易于剥采。
煤层赋存:矿井煤系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分为六段,其中一、三、五段为含煤段(又称下、中、上三煤组)。
K2煤层位于上煤组(T3xj 5)中部,该煤层厚度变化大仅在背斜西翼的局部地段可采,上分层厚0.20~0.30m,下分层厚约0.10~0.18m。区内仅上分层局部可采,平均净煤厚0.25m。
K10产于下煤组(T3xj 1)上部,上距K2煤层约350m,为复合煤层,上分层厚0.25~0.31m,平均净煤厚度0.27m;下分层厚0.10~0.15m,区内仅上分层可采。在井田内以主井筒为界向北1400m逐渐变薄,变为不可采煤层;向南260m也逐渐变薄,变为不可采煤层。
K13产于下煤组(T3xj 1)下部,上距K10煤层22m。大部为单一煤层,局部为复合煤层,厚0.25m~0.4m,平均净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