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一轮复习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一轮复习题

训练A (时间:140分钟 分值:185分) 板块一 文言断句与简答 一、(2017·江苏名校高三十月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 秀 于 旧 注 外 为 解 义 妙 析 奇 致 大 畅 玄 风 唯 《秋 水》 《至 乐》 二 篇 未 竟 而 秀 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4分) 答案 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竞而秀卒。 2.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请写出竹林七贤中其他任意两人的名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嵇康、阮籍、山涛、刘伶、王戎、阮咸 3.为何向秀、郭象的两种《庄子》注本内容基本一致?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郭象见向秀注本未在世流传,便窃为己用。仅自注《秋水》《至乐》,改注《马蹄》,余篇修订文句。后来向秀释义副本出现,所以两种注本内容基本一致。 【参考译文】 当初,注释《庄子》的有几十家,但没有能挖掘出它的精神实质的。向秀在前人旧注之外重新解释《庄子》,分析精确玄妙,使玄学之风更为兴盛,只是《秋水》《至乐》两篇还没注解完,他就去世了。向秀的儿子这时还小,所以他的释义就散落了,但还有副本。郭象此人,品性低下,但是才华出众,他看到向秀的释义没有流传于世,就剽窃来作为自己的注解,又自己注释了《秋水》《至乐》两篇,改注了《马蹄》一篇,其余各篇,只是把文句的点读确定罢了。后来向秀注解的副本也出现了,所以现今有向秀、郭象两人注的《庄子》,但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二、阅读材料,完成4~6题。(10分) ??? 骚 与 史 千 古 之 至 文 也 其 文 之 所 以 至 者 皆 抗 怀 于 三 代 之 英 而 经 纬 乎 天 人 之 际 者 也 所 遇 皆 穷 固 不 能 无 感 慨。而不学无识者流,且谓诽君谤主,不妨尊为文辞之宗焉,大义何由得明,心术何由得正乎? (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 4.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 处)(6分) 答案 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 5.文中所称的“骚与史”是指哪两部著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离骚》 《史记》 6.这段文字批驳了“不学无识者流”的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骚与史(或“屈原司马迁”)是文辞之宗。 【参考译文】 《离骚》和《史记》堪称千古以来最完美的文章,它们能达到最高的境界的原因,都是(作者的)情怀直追夏商周三代的精英,并致力推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但他们的遭遇都很困厄,自然不会没有感慨。那些学问不专精又没有见识的人,还认为《离骚》与《史记》虽然讥刺毁谤君主,并不妨碍它们被尊奉为文辞的宗师,(如此)《离骚》《史记》承载的大义怎么能够得到彰显,世道人心怎么才能得到端正呢? 三、 阅读材料,完成7~9题。(10分) 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楚 辞》 辞 楚 故 讹 韵 实 繁 及 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