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点对点练习题:19 知人知言知体知法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点对点练习题:19 知人知言知体知法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点对点练习题:19 知人知言知体知法 Word版含答案

题点对点练19 知人知言,知体知法 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石  湖 文徵明 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芳草自生茶磨岭,画桥横注越来溪。 凉风袅袅青萍末,往事悠悠白日西。 依旧江波秋月坠,伤心莫唱《夜乌栖》①。 注①《夜乌栖》即《乌夜栖》,是一支古老的乐府歌曲。 (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景远近结合。先写远望湖面深处,雾气与水波融成迷茫的一片,再写湖边各色花儿开得正盛,花丛中群鸟竞啼。 B.颔联写景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山坡之上,无人管问的野草欣欣然地自由生长;越来桥下,河水同样流得自在活泼。 C.颈联写春天的世界充满生机,令诗人迷恋,直到晚风轻轻从湖面飘起,带来凉意,白日西下,往事涌上心头。对此诗人感慨万千。 D.这首诗虽是写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却是笼罩在一片柔曼的气氛中,如同一支优美而和缓的曲子,尽管奔腾不息,却有安静的感觉。 E.诗人笔下的石湖风光,和谐清淡,娴静温柔,只有“湖上花深鸟乱啼”一句稍显热闹,但并未具体描摹其色彩与声音,没有打破全诗的和谐。 答案 BD 解析 B项,“虚实相生”在原诗中找不到依据;这两句都是写远望看到的景色。D项,“尽管奔腾不息,却有安静的感觉”理解错误,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春景,但“芳草自生”“画桥横注”“往事悠悠”“江波秋月”没有给人奔腾不息之感。?导学 (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在诗中寄予了哪些感情。 参考答案 ①嗟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白日西”意味着一天时光的流逝,从眼前之月联想到去年的月亮,意味着一年时光的流逝;②感叹人生无着落(一事无成)。尾联以乌鹊夜栖反衬人生无所着落。 解析 根据颔联“往事悠悠白日西”一句可知,诗人有感叹时光流逝之意。尾联“依旧江波秋月坠,伤心莫唱《夜乌栖》”中“夜乌栖”一语双关,一是指乐府的曲子《乌夜栖》,二是指乌鸦夜栖。诗人用乌鸦夜栖反衬人生无所着落之感。通过“秋月坠”和“伤心”“夜乌栖”等可以理解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①。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②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欢乐,乐趣。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青门”。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C.“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D.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E.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答案 CD 解析 C项,“情景交融”错,此两句没有写景。D项,这两句并非诗人与友人的问答,而是诗人的想象。 (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①同:都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心随友人情意相通的深情。②异:本诗还抒发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自己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王诗中还有对彼此都远离故乡外出做官的同病相怜的伤感,两人别离后虽远隔天涯却心如近邻的豁达情怀。 解析 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本诗的思想情感从“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可以知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失落之情;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的是一种豁达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感  旧 陆 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