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丽的十大物理试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美丽的十大物理试验

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临潼华清中学 孙自军供稿) ?? ???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最单纯的科学概念,这些“抓”住了物理学家眼中“最美的”科学之魂的实验,就像是一座座历史丰碑一样,把人们长久的困惑和含糊顷刻间一扫而空,使之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清晰。 ????之所以称它们是历史上最美丽的科学实验,是因为这十大实验中的绝大多数是科学家独立完成的,最多有一两个助手,而且所有的实验都是在实验桌上进行的,没有用到什么大型计算工具比如电脑一类,最多不过是把直尺或者是计算器。从十大经典科学实验本身,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两千年来科学家们最重大的发现轨迹,就像我们“鸟瞰”历史一样。《物理学世界》根据公众对它们的认识程度进行了排名,排在第一位的是展示物理世界量子特征的实验。 1.? 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应用于电子干涉实验  ?牛顿和托马斯·杨对光的性质研究得出的结论都不完全正确。光既不是简单的由微粒构成,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波。20世纪初,麦克斯·普克朗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分别指出一种叫光子的东西。但是其他实验还是证明光是一种波状物。经过几十年发展的量子学说最终总结了两个矛盾的真理:光子和亚原子微粒是同时具有两种性质的微粒,物理上称它们具有波粒二象性。 ?将托马斯·杨的双缝实验改造一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1960年,约恩孙直接做了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从屏上摄得了类似杨氏双缝干涉图样的照片。根据量子力学,电粒子流被分为两股,被分得更小的粒子流产生波的效应,它们相互影响,以至产生像托马斯·杨的双缝实验中出现的加强光和阴影。这说明微粒也有波的效应。 ?????? 2.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这么说了。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他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战。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科学史上的经典: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代价也许使他失去了工作,但他展示了自然界的本质,而不是人类的权威,科学做出了最后的裁决。 3. 罗伯特·密立根的油滴实验 ?  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研究电。人们知道这种无形的物质可以从天上的闪电中得到,也可以通过摩擦头发得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托马斯已经确立电流是由带负电粒子即电子组成的。1909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密立根开始测量电流的电荷。密立根用一个香水瓶的喷头向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喷油滴。小盒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一个电池,让一边成为正电板,另一边成为负电板。当小油滴通过空气时,就会吸上一些静电,油滴下落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电板间的电压来控制。 ????? 密立根不断改变电压,仔细观察每一颗油滴的运动,使得电场力与空气浮力的和等于重力,如图。经过反复试验,密立根得出结论:电荷的值是某个固定的常量,最小单位就是单个电子的带电量。 ????? 4.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实验   牛顿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他颜色的光(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而彩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了变化的光。而牛顿不这样认为,他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墙上出现不同颜色的光带,后来我们称作为光谱。人们知道彩虹由七种颜色组成,但是大家认为那是不正常的。牛顿的结论是:正是这些红、橙、黄、绿、青、蓝、紫基础色有不同的色谱才形成了表面上颜色单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会发现白光是非常美丽的。 ? ?5. 托马斯·杨的光双缝干涉实验 牛顿也不是永远正确。在多次争吵后,牛顿让科学界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不是一种波。1830年,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用实验来验证这一观点。他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然后他用一个厚约1/30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结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线和阴影,后来就发展为用双缝来验证这个实验,如图是自然白光双缝干涉条纹。这说明两束光线可以像波一样相互干涉。这个实验为一个世纪后量子学说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卡文迪许扭矩实验   牛顿的另一伟大贡献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万有引力到底有多大?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决定要找出这个引力。他将两边系有小金属球的6英尺木棒用金属线悬吊起来,这个木棒就像哑铃一样;再将两个350磅重的铅球放在相当近的地方,以产生足够的引力让哑铃转动,并扭动金属线。然后用自制的仪器测量出微小的转动。如图是卡文迪许使用的装置图。 测量结果惊人的准确,他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卡文迪许计算了地球的密度和质量。卡文迪许的计算结果是:地球重6.0×1024公斤,或者说13万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