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篇下
氣團與鋒面 學習重點 氣團種類 (1)依照溫度高低分為冷、暖氣團;依照緯度高低分為極地和熱帶氣團;依照表面性質分為大陸和海洋氣團。氣團移出源地會逐漸變性。 (2)影響臺灣的主要兩種氣團是極地大陸氣團和熱帶海洋氣團。 鋒面是指兩種不同氣團的交界面,常見的有冷鋒、暖鋒、囚錮鋒和滯留鋒四種。 氣團 氣團是指範圍一、二千公里以上,氣溫、溼度等性質均勻一致的空氣。 (1)氣團源地必須具有平坦、性質一致的表面,通常風速較小,才有足夠的時間使空氣的性質趨於一致。 (2)氣團會具有發源地的性質。 氣團移出源地,會使所經地區空氣性質改變而產生天氣變化;而氣團本身也會受到所經地面的影響而改變,稱為變性氣團。 氣團的種類 除了依照氣溫高低簡單分成冷、暖氣團外,也可根據氣團源地的緯度高低和表面性質不同來分類。 圖1A 圖1B 影響臺灣的氣團 冬季以變性極地大陸氣團(cP)為主 (1)源自西伯利亞、外蒙一帶。 (2)移動路徑有二:只經過陸地直接南下者,可帶來晴朗天氣(但很強烈冷空氣南下就會帶來寒潮);經過日本以南海域者則會造成東北部迎風面潮溼多雨(西南部背風面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夏季以源自太平洋的熱帶海洋氣團(mT)為主,富含水氣容易造成午後對流雨。 圖2 圖3A 圖3B 寒潮(寒流) 冬季極地冷氣團直接快速南下,造成強風、氣溫急降的天氣。 中央氣象局定義寒潮如下:日最高氣溫 低於13℃;或者24小時氣溫變化達8℃以上,且日最低溫低於13℃。 日最高溫低於10℃時為強烈寒潮,常造成農漁業的重大損失。 小百科 圖一 小百科 圖二 鋒面 兩種性質不同氣團的交界面,稱為鋒或鋒面。 (1)鋒面上空氣的垂直運動變強,產生濃密的雲層和降水。 (2)常見的鋒面有冷鋒、暖鋒、囚錮鋒和滯留鋒四種。 臺灣地區因為緯度較低,極少見到暖鋒和囚錮鋒。 圖4 冷鋒 冷空氣推擠暖空氣前進之鋒面類型 冷鋒剖面和冷鋒天氣 (1)因為暖空氣受冷空氣推擠迅速上升,冷鋒上方容易形成積雨雲。 (2)冷鋒過境容易出現雨勢較大但是雨期較短的天氣型態,降水區主要位於鋒面位置前後之狹長地帶。 (3)冷鋒過境後氣壓上升而氣溫下降,風向和風速強烈改變。 圖5 圖6 暖鋒 暖空氣推動冷空氣所形成的鋒面 暖鋒剖面和暖鋒天氣 (1)因為暖空氣沿著冷空氣上緣緩慢滑升,暖鋒上方容易形成涵蓋面積較廣闊的層狀雲。 (2)暖鋒過境前容易出現雨勢較小但是雨期較長的連續性降水。 (3)暖鋒過境後氣壓上升、氣溫上升,風向和風速變化較小。 圖7 囚錮鋒 通常冷鋒移動速度比暖鋒快,當它追及暖鋒時,較重的冷空氣將暖空氣完全抬離地面,形成囚錮鋒。 天氣圖中,囚錮鋒以紫色線表示,線上的半圓形和三角形在同一側,表示鋒面進行的方向。 囚錮鋒出現時,代表伴隨鋒面的低壓系統(溫帶氣旋)已經開始減弱。 小百科 圖三 小百科 圖四 滯留鋒 冷、暖氣團勢力相當時,其交界面近似滯留,稱為滯留鋒。 春末夏初,變性大陸冷氣團勢力漸弱而太平洋暖氣團勢力漸強;當兩種氣團勢力相當時,在臺灣附近出現滯留鋒面,造成五、六月間經常出現陰雨綿綿,偶有大雨或雷雨的梅雨天氣。 中國大陸華南的滯留鋒,大多由冷鋒減弱演變而成,在鋒面上常有雲系發展和明顯的連續性降水,陰雨天可持續很久。 圖8 * * 臺北市立蘭雅國中 萬象天文研習社(一)(二) 郭妙霓老師 2009.12.02 資料來源:第六章氣團與鋒面龍騰文化事業公司物質科學地球科學篇(下) 下一頁 熱帶海洋氣團(mT) 溫暖、潮溼 極地海洋氣團(mP) 寒冷、潮溼 海洋(m) 熱帶大陸氣團(cT) 熱、乾燥 極地大陸氣團(cP) 很寒冷、乾燥 大陸(c) 熱帶(T) 極地(P) 源地 見圖示 下一頁 見圖示 見圖示 下一頁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提供。 見圖示 見圖示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提供。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資料照片,羅平攝。 見圖示 見圖示 見圖示 資料來源:改繪自Ahrens,C.D.,1994:Meteorology Today,Fifth Edition,West,p. 325,Fig. 12.13。 見圖示 資料來源:改繪自Ahrens,C.D.,1994:Meteorology Today,Fifth Edition,West,p.329,Fig.12.17。 見圖示 下一頁 資料來源:改繪自Ahrens,C.D.,1994:Meteorology Today,Fifth Edition,West,p. 331,Fig. 12.18。 資料來源:改繪自Ahrens,C.D.,1994:Meteorology Today,Fifth Edition,West,p. 331,Fig. 12.19。 見圖示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10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柔性吊桥计算书程序.xls VIP
- 崔德山-岩土测试技术3-第1篇室内试验-土的理化试验.ppt VIP
- 2025小升初英语基础时态专项训练题及答案.pdf VIP
- 崔德山-岩土测试技术4-第1篇室内试验-土的力学试验.pptx VIP
-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3~2024学年).docx VIP
- 奥数应用题(和差、和倍、差倍).docx VIP
- (完整版)和差、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doc VIP
- 小学英语 2024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咸滩区小升初英语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