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外交事业的发展(讲)-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下册)(原卷版).doc

专题17 外交事业的发展(讲)-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下册)(原卷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7 外交事业的发展(讲)-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下册)(原卷版)

【教材分析】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主要介绍中国现代史,它由六个学习主题构成,其中第五个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有很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外交和国防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革大业保驾护航。我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从而树立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良好形象。要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的外交成就。 【知识梳理】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影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建交过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全方位外交 6.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7.外交策略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8.外交成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知识链接: 1. 尼克松访华 (1)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公报》) (2)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2)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Z.X.X.K]如图,相关场景出现的背景不包括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支持 B.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来源:学,科,网] C. 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国外交创造新动力 D. 二战后亚非拉到奋起,冲击两极格局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 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方面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特别感到苏联已成为其“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方面来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其考虑有三: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来源:学科网ZXXK]中国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在日益提高,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新旧中国的外交两重天。根据下图,把新中国的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