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 第1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单元 第1课

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1.重点: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危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 2.难点: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 知识点一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2)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华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 2.表现 (1)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①奴役性借款: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等国举借了附有政治条件的大借款。 ②争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 ③开设工厂。 ④开采矿山。 (2)政治侵略——瓜分中国。 ①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②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重点精讲]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 (1)经济: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西方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积累了大量的剩余资本,需要寻求投资场所,而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更加有利。 (2)政治: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这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相互矛盾的结果,各帝国主义国家既想独占,又反对别国独占,最后只能选择共同瓜分。知识点二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财政危机 (1)原因 ①从1896年起,清政府每年要用大量白银偿还外债。 ②自然灾害严重,清政府田赋收入锐减。 ③支出巨额资金用于兴修水利和赈灾。 (2)表现:清政府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 (3)措施:节支增收。 (4)结果:遭到官员抵制,成效甚微。 2.政治危机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知识点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3)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 2.表现: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 3.问题 (1)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 (2)民族工业面临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 4.影响 (1)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 [思维导图]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主题一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史料探究】 史料一 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丘逢甲《往事》 史料二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华开办的企业(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矿业 32家 英国 水电 19家 日本 纺织 16家 德国 食品 39家 俄国 机器造船 7家 资金合计1.3亿元 共计 113家 史料三 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 史料四 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们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 ——1898年12月美国总统国会咨文 思考 (1)史料一中为什么说台湾“成异域”? (2)史料二反映出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有什么变化?投资设厂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史料三、四,分析“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对此美国提出什么政策? 答案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由商品输出阶段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影响:通过设厂一方面抢占中国市场,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另一方面又冲击了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门户开放”政策。 【史论归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及危害 1.资本输出 (1)表现 ①争做中国债主(三次大借款)。 ②争夺路矿权(铁路修筑和矿山开采)。 ③开设工厂(《马关条约》开先例)。 ④开设银行。 (2)危害或影响 ①便于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大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②控制了中国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便于对中国进行侵略。 ③把中国变成列强工业品的独占市场,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这些银行变成了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控制了中国的贸易和金融。 2.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表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影响:是列强掠夺中国的高峰,是中国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3.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表现:分享其他列强在华侵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