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琴手势指法训练指导 图
古琴调音音位图-泛音F调
古琴调音音位图-按音F调(正调)
第一节 右手举指起势——春莺出谷势
??? 肘张约三十度,臂平伸,腕微曲,掌略俯。右手五指,惟小指不用于弹弦,故名曰禁指,必须伸直,指尖稍仰。中、名二指,平直微俯,中节靠拢,名指末节微高于中指,抵于禁指。食指稍屈中.末二节,指尖下垂。大指侧伏于食指下,中.末二节微弯。五指伸屈高低,势宜互相照顾,勿使指缝乂桠散漫。虎口张开为妙。
??? 一曲起手,指将出动入弦,虽未开始拨弹,先必有所准备,五指结构如上式。有低昂绰约翩翩欲举之势,恍若春莺之出于幽谷,正振羽而将鸣。《太古遗音》溯源唐代赵耶利手势图,无此图势,余特为拟补,名曰“春莺出谷势”。《太古遗音》原书,每一图势都有一首兴词,也仿照体例似了一首曰:“相彼春莺,出谷迁林,爰振其羽,将嘤其鸣,譬右指之初举,待挥弦而发声。”
??? ?详解:第一节 右手举指做开始的姿势
??? 胳膊肘张开约三十度,手臂平伸,手腕稍弯,手掌向下。右手五根手指,只有小指不用于弹琴弦,所以叫“禁指“。食指稍微弯曲,食指的中间和末端两节,指尖下垂。大拇指侧放在食指下,拇指中间和末端的两节稍微弯曲。五根手指的屈伸高低要适合互相照顾,不要使指缝间太过散漫,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部分张开最好。
??? 开始弹琴,手指要有所准备,虽然还没有开始弹拨,五指结构要和上图一样。有低昂卓约翩翩欲举得姿势,就好像春莺要飞出幽谷,正在振翅准备歌唱。《太古遗音》是由唐代赵耶利所作。并没有第一节的图示,我(顾美羹)特地仿照补了一个,取名字叫:“春莺出谷势”。《太古遗音》原书,每一个图势都附有一首词,我也仿照作了一首:“相彼春莺,出谷迁林,爰振其羽,将嘤其鸣,譬右指之初举,待挥弦而发声”。
??? 第二节 右手大拇指托擎的姿势——风惊鹤舞势
??? 肘张,臂平,腕曲,掌俯。大指倒竖,托弦则张开虎口,中.末二节俱直,指头肉内靠弦,使弦从指面经甲尖而出,令有甲肉声。擎弦则虎口稍开,中.末二节微弯,以指甲背着弦,取甲音。其运动都在中节与腕力并用。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禁指伸直又稍高于名指。各指指缝微开,势如鹤翅初张,竦体孤立,有临风鼓舞之态。《太古音手势图》:右大擎托的手势,名为“风惊鹤舞势”,原兴词曰:“万jiao(穴敫——《说文解字》152下)怒hu(号乕——此字未找到,声旁为乕故取乕音),有鹤在梁,竦体孤立,将翱将翔,忽一鸣而惊人,声凄厉以弥长。
???? 详解:?第二节 右手大拇指托擎的姿势——风惊鹤舞势
??? 胳膊肘微微张开,手臂伸平,手腕弯曲,手掌朝下。大拇指向下竖直。托弦时张开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拇指中间的和末端的两节都伸直,手指的肉内靠着琴弦。使琴弦从指肚经过指甲尖,使听起来有指肚和指甲的声音变化。擎弦的时候,大拇指的中间和末端两节要微微弯曲,用指甲背对着弦,要指甲发出的声音。这个动作重点在于中节和手腕运用的力度相结合。食指、中指、无名指要平直,中指的中间和末端两节要稍微低于食指和无名指。小指也就是禁指要伸直但要稍微高于无名指。个手指的指缝要微微张开,好像鹤的翅膀刚要舒展来,挺身立好,有迎着风起舞的姿势。《太古遗音手势图》:右手大拇指擎托的姿势名叫“风惊鹤舞势”,原来的词:玩jiao怒号乕,有鹤在梁,竦体孤立,将翱将翔,忽一鸣而惊人,声凄厉以弥长。
左、右两手实际使用的时侯,仍然各有一定的形势。这些形势,不仅是有关外表上的美观,而且是直接影响行气的通塞,使力的张弛,运指的灵笨,取音的美恶,在开始学习弹琴的第一步,必须仿习纯熟,以后抚弦动操,自能挥洒活泼,游刃有余,毫无拘束倔强,或散漫粗犷的毛病了。所以历来各家琴谱都特别强调手势,既将“指法合势”列为“弹琴五要”的第一要,又将“布指拙恶,手势烦乱”列为“弹琴毛病”的第一病。
考弹琴注重手势的传统来源很远。最早文献是汉代蔡邕在他的琴赋中说过“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履,抑按藏摧”的话。唐代赵惟则的弹琴法也述过赵耶利的话说:“弹琴两手必须相距如双骛对舞,两凤同翔,要在附弦作势,不在声外‘摇指’”。
??
右手手势
手的构成是由肩而肘,肘而臂,臂而腕,腕而掌,掌而指;指各有三节,连着掌的一节,名叫根节;次为中节,最末了的一节名为末节;只有大指的根节生在腕、掌之间,藏而不露。至中节才与食指分叉,名叫虎口;每指末节,外甲内肉,甲长出指头上,称为甲尖,拇指头肉面有纹,名为箕斗。凡此各部分都直接间接与拨弹抑按有关,因而整个手势的要求,不仅是注重指屈、伸、平、侧、俯、仰的结构,也包括了肘、臂、腕、掌各部分高、低、开、合、运、转的安排。
要得手势准确,必须首先端正肘臂的姿式。从右手来说,它的任务是拨弹。古琴弹弦的地位,传统规定,限于岳山至一徽之中。这一段面积,上下左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代剩男找老婆各有绝招 组图.doc
- 古代剩女不嫁后果有多严重 组图.doc
- 古代诗词对我国物候气象的记载 解读版.doc
- 古代诗词解读不一样的寂寞情愁 组图.doc
- 古代诗歌写失眠 古代善治失眠的名方名药.docx
- 古代诗经中的农事诗简述分析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状况.docx
- 古代十大神兽之饕餮传说 图.docx
- 古代淑女养成教科书 班昭七招教美貌才能贤惠法 图.doc
- 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数学价值成就及其影响评析.doc
- 古代睡眠睡觉诗歌精选汇编 科学睡眠原则与方法.docx
- DB51_T 3137-2023 柑橘园间作豆类栽培技术规程.docx
- Q_HY 07-2023 低温阀门技术条件.docx
- DB52∕T 1454-2019 精神病专科护理服务基本规范.docx
- T_XJZJXH GY10002.2-2024 “新疆品质” 特色产品技术规范 薰衣草精油.docx
- DB21_T 3981-2024 滑菇采收贮运技术规程.docx
- DB1308_T 368-2025 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307_T 454-2024 谷子品种 张杂谷6号.docx
- DB36T 1574-2022 食品快速检测结果验证通用技术规范.docx
- DB13(J)∕T 202-2016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标准.docx
- DB21_T 1564.9-2007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程 抽水试验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