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我国古代大阅兵记实录 组图.docxVIP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我国古代大阅兵记实录 组图.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我国古代大阅兵记实录 组图中国古代战神蚩尤中国有5000年悠久历史,浩浩觞觞的军事史贯穿了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阅兵作为传统军事仪式,以田猎为最初方式发展演变至今。据史籍推测,传说时代的战神蚩尤就是华夏先民的狩猎首领,后代利用田猎进行军事训练时,都要祭祀蚩尤,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宋代。《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在中国古代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阅兵这种仪式都以规模的宏大雄壮,形式的威武庄严,留下了记忆。夏商时出现以田猎教战阵和巡行各诸侯国的巡狩等军队训练形式。据学者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建立之前,我国就出现了阅兵这一仪式。当时的中国北方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长江以南方向扩张势力,便在现今河南境内的涂山与南方的部落首领会盟。就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伴着乐曲,走着队列,载歌载舞给首领们观看。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阅兵。周武王牧野誓师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这不仅是一种祭天的仪式,同时还欣喜地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南方各部落首领的热烈欢迎。 到了春秋时期,阅兵活动开始频繁起来。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或长官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当时,人们把这种活动叫作“搜”(意为春天里打猎)。以后,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检阅步兵每年一次称作“搜”,检阅战车三年一次称作“大阅”,检阅步兵和战车五年一次称作“大搜”。 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为伐纣做准备,史上称其为“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牧野大战图西周,以狩猎方式进行军事训练已形成制度,一年四季都有军事训练和演习检阅。依据《周礼?大司马》记载,军事训练制度是按四季分述的,每季又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教练和检阅之礼,后半部分是借用田猎演习之礼。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为伐纣做准备,史上称其为“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公元前1070年牧野之战,武王举行过大规模的誓师,鼓舞了士气,一举打败商朝大军。周武王西周四季军训制度季节教练检阅之礼田猎演习之礼名称具体内容名称具体内容仲春振旅指令坐、立、进退的快慢和队形变化的疏密蒐(sou)田“表貉”“誓民”即立表而祭祀仲夏教茇(ba)舍夜间训练,联系戒备攻守等夜间之事苗田用车围攻仲秋教治兵教识别周王到百官的旗帜猎田(狝(xian))用罗网猎取仲冬教大阅比较完备的训练狩田比较完备的围猎宴乐狩猎攻战纹壶:战国早期青铜器,全器主体纹饰分三道:第一道表现射礼和嫔妃采桑;第二道一侧为飨食礼,上为宫室宴飨,下面击磬伐鼓鸣钟场面,另一侧表现弋射和捕鱼情景;第三道表现水陆攻战场面,一侧为攻城战场,城下战士多架云梯攻城,狩城战士站在城上抗击。另一侧为水战战场,两战船上层正处于激战状态,下层有浆手摇船奋进。最早的阅兵 话说3000多年前,商朝出了一个君主叫帝辛。人们通常称他为“纣王”。帝辛长得帅、够聪明、会打仗,但是有一个缺点:刚愎自用,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不仅如此,他还用炮烙等酷刑杀掉了比干等忠臣,在上层制造了一批反对势力。 在周朝的西陲有一个小国家叫周国。文王事后,武王继位。武王看清了商朝外强中干的本质,想一举推翻。不过,帝辛虽然已失掉人心,军事上的实力还是摆在那里,单是周国一家肯定搞不定。于是,武王决定搞一次阅兵。一来检验自己部队的军事状况,二来测试对诸侯国家的号召力。 于是,武王率军来到黄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进行阅兵。据统计,闻讯后赶到盂津参加阅兵的大小诸侯多达800家。“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形势一目了然。武王心里有底了。 当时,众诸侯劝武王立即出兵朝歌(商朝都城)。武王和军神姜尚都认为时机还未成熟,阅兵结束后全军返回了。春秋战国时期,承袭了西周时期军队训练制度,但从春秋中期开始,军事训练出现专门化趋势。春秋战国时代战马、战车大量装备部队,此后阅兵中必有战马、战车组队受阅。而到了秦代,秦王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更加重视军事训练与校阅,虽未留下大量文献资料,但秦始皇兵马俑以高度逼真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秦朝阅兵的场景。秦始皇阅兵图彩绘汉墓兵马俑:骑兵佣再现汉代骑兵雄姿彩绘汉墓兵马俑:步兵佣“阅兵”这一名称是汉代正式叫起来的。在西汉建朝之初,国防不固,国境不宁,武装力量被十分看重,因此阅兵活动不仅经常举行,还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集比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