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 固态相变基本规律
固态相变宋新莉老师Tel ;本课程主要内容;参考书:
1 康煜平 《金属固态相变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2 刘宗昌、袁泽喜编著,《固态相变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戚正风主编,《固态金属中的扩散与相变》,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4 陈景榕、李承基编著, 《金属与合金中的固态相变》,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5 D. A. 波特、K. E. 伊斯特林著,李长海、余永宁译,《金属和合金中的相变》,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6 冯端等 金属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 ;本课程考核方式;绪论 (INTRODUCTION);一、什么是相及相变?;;;相变;奥氏体的形成;奥氏体在不同冷却温度组织;奥氏体(A);(2)化学成分的不连续变化:例如固溶体的脱溶分解
(3)某种物理性质的跃变:金属——非金属转变;顺磁体——铁磁体转变
(4)固溶体有序化程度的变化
;三、相变解决什么问题?;四、相变科学研究的发展;2、矿物学家对于石英等多种晶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同种化学成分可以对应不同的结构,而且他们之间有多形性转变的迹象。;;3、1978年吉布斯(J.W.Gibbs)发表了题为“论复相物质的平衡”的有名论文,对于复相平衡的热力学规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且以高度的物理洞察力首次提出了有关相变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新相的成核,光滑界面生长的症结,匀相转变的可能性
;4、上个世纪初,塔曼(G.Tammann)及其合作者进行了相变的实验研究,在凝固过程中观察到成核的现象。
5、二、三十年代,福尔默(M.Volmer)等建立完备的成核的经典理论
6、四十年代末,夫兰克(F.C.Frank)提出界面微观形貌控制长大的理论,其中螺型位错露头处的台阶扮演重要角色。
7、三,四十年代中期,迈尔(R.F.Mehl)等建立了扩散控制的新相长大和等温转变曲线理论;相变跨越多种学科领域,因而受到物理学家、化学家、金属学家、陶瓷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关注。
物理金属学者重点研究的是金属和合金中一级相变动力学,主要研究方法为光学和电子显微术和X射线与电子衍射。;常用措施;举 例;*/*;第1章 固态相变导论;1.1 固态相变的分类;非平衡转变;2) 按相变过程中??子迁移特征;3) 按相变方式分类;4)按相变热力学分类;1.2 固态相变特点;(1)共格界面;(2)半共格界面;(3)非共格界面;2 . 新旧相之间存在一定位向关系与惯习面;3. 相变阻力大;弹性应变能;球状应变能最大,针状次之,片状(盘状)应变能最小。
;4. 原子迁移率低,多数相变受扩散控制;5. 易产生过渡相(降低形核功);6 . 晶体缺陷成为非均匀形核核心;★ 扩散驱动力:浓度梯度?;♂但是,在过饱和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偏聚、脱溶,以及奥氏体分解转变析出铁素体或析出二次渗碳体,溶质原子是由浓度低处向浓度高处迁移的“上坡扩散”现象
♂下坡扩散和上坡扩散?;热力学角度分析:扩散驱动力;化学位相当于重力场中的势能,在重力场中势能对高度的微分是重力,在固溶体中化学位对位置的微分:;如果组元在固溶体中各点的化学位不相等,原子则会感受到一个由化学位梯度造成的作用力F,这个力将驱使原子向化学位降低的方向迁移。
由此可见扩散作为物质传输的一种形式,其决定因素不是浓度梯度而是化学位梯度,化学位梯度是扩散的驱动力。;当浓度梯度与化学位梯度方向一致时,进行下坡扩散;
当浓度梯度与化学位梯度的方向相反时,扩散则是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进行,出现上坡扩散;固态中扩散的本质;1.3.2 扩散的宏观规律;工程中的扩散现象;扩散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微观机制研究;1.3.2 扩散的宏观规律;稳态扩散?; 2) Fick第一定律在固态相变中的应用;(一)测定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
;圆筒半径r,时间t内扩散出
圆筒的碳量为Q,筒长L,在
稳态扩散时筒内表面碳浓度Cs
与外表面碳浓度Co保持恒定,
此时扩散通量J为常数,在一
定温度下
;通过测定Q,L,t以及碳的浓度分布C=f(r),通过C-lnr斜率计算扩散系数(非恒定);(二)分析扩散型相变中扩散组元流量;
(三)分析扩散型相变中新相相界面移动长大速度;
(四)过饱和固溶体析出沉淀相时,固溶体贫化动力学。; 3) Fick第二定律及非稳态扩散;Fick第二定律; 利用Fick第二定律,对扩散问题只要给定其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就可以对扩散方程求解,求出C=f(x,t,D)的函数关系,
并用这类解可以计算扩散系数D以及估算化学热处理过程中的浓度c、层深d随时间t的变化
;例题:有一20钢齿轮气体渗碳,渗碳温度是927℃,炉内渗碳气氛控制使工件表面含碳量wc为0.9%,试计算距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