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分析(理论篇 第二版)第10章10.4杀菌剂分析.ppt

工业分析(理论篇 第二版)第10章10.4杀菌剂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0.4.1 杀菌剂 10.4.2 杀菌剂分析 10.4 杀菌剂分析 * 1.杀菌剂定义 杀菌剂是指对菌类具有毒性又能杀死菌类的一类物质。菌是一种微生物,它包括真菌、细菌、病菌等。杀菌剂可以抑制菌类的生长或直接起毒杀作用。故可用来保护农作物不受病菌的侵害或治疗已被病菌侵害的作物。 杀菌剂不仅在农、林、牧业上应用非常重要,而且有的品种还被用到工业上。如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生产后,替代了高毒性的现已被淘汰的有机汞制剂,有效地防治了水稻、三麦、油菜等作物的一些病害,为我国农业丰收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发现将“多菌灵”用于纺织工业上,防治棉纱发霉,效果也很显著。 10.4.1 杀菌剂 * 2.杀菌剂分类 (1)按化学组成分类 无机杀菌剂;有机杀菌剂,按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型又可分成丁烯酰胺类、苯并咪唑类等。 (2)按作用方式分类 ①化学保护剂 以保护性的覆盖方式施用于作物的种子、茎、叶或果实上,防止病菌的侵入。 ②化学治疗剂分内吸性和非内吸性。内吸性—药剂能渗透到植物体内,并能在植物体内运输传导,使侵入植物体内的菌全部被杀死。非内吸性—一般不能渗透到植物体内,即使有的能渗透入植物体内,也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即不能从施药部位传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10.4.1 杀菌剂 * 1.多菌灵的测定 常用分析方法有薄层-紫外法(仲裁法),非水电位滴定法,非水定电位滴定法。 (1)薄层-紫外法(仲裁法) 多菌灵水悬浮剂经干燥除去水分,用冰乙酸溶解,滤液经薄层层析,将多菌灵与杂质分离,刮下含有多菌灵的谱带,在281nm的波长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10.4.2 杀菌剂分析 * 1.多菌灵的测定 (2)非水电位滴定法 多菌灵水悬浮剂经干燥除去水分,用冰乙酸溶解,用高氯酸标准溶液进行电位滴定,以最大变化毫伏数为终点。 (3)非水定电位滴定法 多菌灵水悬浮剂经干燥除去水分,用冰乙酸溶解,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进行电位滴定,以多菌灵标样的电位数来确定滴定终点。 10.4.2 杀菌剂分析 * 2.代森锰锌的测定 常用分析方法为碘量法。 试样于煮沸的氢碘酸-冰乙酸溶液中分解,生成二硫化碳、乙二胺盐及干扰分析的硫化氢气体。先用乙酸铅溶液吸收硫化氢,继之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吸收二硫化碳,并生成乙基黄原酸钾。二硫化碳吸收液用乙酸中和后立即以碘标准溶液滴定。 10.4.2 杀菌剂分析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