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岳麓版2017-2018学年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测试(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岳麓版2017-2018学年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测试(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岳麓版2017-2018学年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测试(解析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测试 1. 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成就的是 A. 四羊方尊 B. 景德镇瓷器 C. 灌钢法 D. 棉纺织技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依据所学,四羊方尊是商代的青铜器,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更名为景德镇,故景德镇瓷器应是北宋以后的瓷器;灌钢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棉花在南宋以后广泛种植,故棉纺织技术是南宋以后比较盛行的手工业技术。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手工业的发展·冶铁业的发展 2. 2010年11月11日,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瓷器的发展历史是东汉末年出现青瓷,排除A;唐朝制瓷业成为独立手工业部门,产品有白瓷、青瓷、、秘色瓷、唐三彩等,排除B;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但没有粉彩瓷,排除C;清朝瓷器的特色是出现粉彩和珐琅彩,故选D。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在 A. 西汉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棉纺织技术的落后,中国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故C正确;西汉没有突破棉纺织技术,故A错误;唐朝也没有突破棉纺织技术,故B错误;明清时期不是突破棉纺织技术的开始时期,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棉纺织技术推广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 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 A. 原始社会 B. 商周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铸造的繁荣时期。商代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代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大,而且质量高。著名的商代四羊方尊,便是这高超铸造技术的物证。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34.5公斤,是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故选B。青铜器在原始社会开始出现,排除A;秦汉时期代表是丝绸,排除C;隋唐时期代表是瓷器,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器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5. 下列各项符合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情况的是 ①商代已经有了织机 ②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③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④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置织造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故①正确;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故②正确;唐朝丝织技术发达,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故③正确;明清在苏杭等地设置织造局,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故④正确。故①②③④组合正确,故选C。 6. 英国学者简·迪维斯在其所著《欧洲瓷器史》中写道:“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有时欧洲主顾订购的器皿带有盾形纹徽。”这说明中国瓷器 A. 吸收了欧洲瓷器的风格 B. 生产和经营非常灵活 C. 在欧洲市场上非常畅销 D. 影响了欧洲的政治和文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说明中国瓷器生产适应欧洲市场需要,体现了生产和经营灵活性,故B正确;吸收欧洲瓷器的风格,其目的是适应欧洲市场需要,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中国瓷器在欧洲市场上非常畅销,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瓷器影响了欧洲的政治和文化,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瓷器生产适应欧洲市场需要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生产和经营具有灵活性的结论,据此进行正确判断。 7. 《太平御览》载:杨(贵)妃宠爱特甚。宫中主贵妃刺绣者七百人,扬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於庭,光夺人目。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宫中刺绣属于官营手工业 ②扬州和益州丝织业发达 ③唐代的丝织业代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