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郴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湖南省郴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湖南省郴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郴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革税制,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C.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 控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诸侯国变革税制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C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改革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瓦解了井田制,从而瓦解了分封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孟子“仁政”的主张,无法推断出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排除B。这些改革承认土地私有,便利了土地兼并,排除D。 2.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史记》为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 B. 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 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 D. 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答案】B 【解析】《史记》虽为当世史籍,但不能说可信度最高,可信度最高的应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故A项排除。《史记》、《前汉书》、《后汉书》都属于二手史料,虽然记述有差异,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故C项错误,B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 ,考古发掘的遗迹遗物和史籍的综合才可确认真实原因。故D项排除。 点睛: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是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史学书籍、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 3.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 A. 遏制了官员腐败现象的膨胀 B.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强化了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 【答案】D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4. 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 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D.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次收复台湾,有利于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故D正确。郑成功是效忠于明朝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台湾为根据地进行反清斗争,排除A。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闭关锁国属于对外政策,排除B。台湾被清朝收复不涉及西方殖民势力问题,排除C。 5. “在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中,反满情绪白始至终从未消失,清初汉人思想家如顾炎武、王夫之反复不停地提倡‘反清复明’的思想……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地根植于这一传统。”由此可知,孙中山 A. 深受中国传统华夷观的影响 B. 把“反清”作为革命的主要目标 C. 摆脱了狭隘民族观的束缚 D. 正确阐释了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深受中国传统的反满思想的影响,这是受传统华夷思想影响的表现,故A项正确。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三民主义,主要目标是建立中华民国,排除B。孙中山受中国传统的反满思想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存在大汉族主义思想,并未摆脱狭隘民族观的束缚,排除C。当时中国最主要的民族矛盾是反对帝国主义,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是反满,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在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中,反满情绪自始至终从未消失”“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地根植于这一传统”,结合孙中山思想产生的背景分析即可知道答案。 6.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值增长及比重情况的变化 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后 A. 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C. 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 D. 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近代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重在不断攀升而且其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手工业的增长,这就从侧面显示出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故D项正确。传统手工业始终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排除A。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控制仅仅是在一战期间而非整个辛亥革命之后,排除B。工业仅仅是一国经济结构的一部分,不能据此就判定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