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用撑竿跳高为体育教材
甚麼是田徑?? 田徑運動原為人類基本體力的活動,古代各民族用以作為生活上的技能,凡跑跳擲等運動幾無一日不用,故體力發達,體能優越,古希臘人最為重視,據歷史記載,當紀元前七七六年時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已由地方性的祭神 (ZEUS)競技,進而成為國家的大典,並含有團結和平之意,每隔四年舉行一次。後因對優勝者予以特權過甚,以致形成職業化的趨勢,加上國力日衰,宗教勢力屢受壓迫,奧林匹克遂致衰微,至二百九十三屆的第二年(三九二年)終為東羅馬皇帝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下令禁止,自此以後,湮沒無聞者,凡一千五百零四年。直至十九世紀末,紿由德國考古學家蒂斯氏(F. CURTIUS)等重新掘奧林匹亞廢墟,由法國古柏丁男爵(BARON PIERRE DECOUBERTIN 1862-1938)鼓吹遊說各國,終使古代奧林匹克的精神,重振復活。短距離跑 公元前七七六年,第一屆古奧林匹克運動會即有此項目,跑之距離為二百碼。當時稱短跑為 STADIUM,又解釋為運動場,意即六百希臘尺,為奧林匹克運動場的標準距離(六百零六呎七五)。中距離跑 公元前七二四年,第十四屆古奧會,增加中距離跑的項目,即將短距離延長為往返一次的長度約四百碼,當時稱為雙跑。長距離跑公元前七二零年,第十五屆古奧運會所增加的項目,即往返七至二十四次的短距離跑。跳遠 古代跳遠技術與今時不同,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有古瓶,瓶上有跳遠圖形,跳者手持啞鈴狀的握器用以助躍,沙坑長五十呎。第十八屆古奧運會已有,分為立定與急行跳遠兩種。 跳高 古代希臘對於跳高一項未列入比賽項目,至一七七四年在德國巴塞斗(BASEDOW)創辦博愛學校時,始採用為學校體育教材,其後復經顧茲姆斯(GUTSMUTHS)用以訓練青年。撐竿跳高 一七八四年博愛學校教師阿思杜(C.ASDRE)首先採用傳聞源自古英國的撐竿跳高為體操教材。 三級跳遠 愛爾蘭人,喜作三級跳遠的遊戲,惟其起源的年代不詳。最早的三級跳遠紀錄為美國人福特(M.W.FROD) 於一八八八年所創的四十四英尺一又四分之三英寸。跨欄 欄運動為近代的產物,一般推考,認為與英格蘭的越野跑有關,因越野跑中須跨越障礙物,由此或為跨欄的起源。擲標槍 第十八屆古奧運中已有此項目,其比賽分為擲準與擲遠兩種,係站於山坡上擲出。擲鐵餅 第十八屆古奧運中已有此項目,當時運動員所使用的石餅輕重、大小、厚薄不等,其姿勢為站立山坡上,持餅轉身,低頭向後,目窺身後右側,然後擲出。推鉛球及擲鏈球 都是愛爾蘭、威爾士、蘇格蘭高地ARYAN 民族的一支派的居爾特人(CELT)所發明,受到愛爾蘭及蘇格蘭人的愛好與提倡,逐漸盛行於英、美;推鉛球之比賽場地最初在一條線後,其後改在四方形場內,傳到美國後始在圓圈內舉行。『馬拉松』馬拉松(MARATHON) 的公元前四九零年九月十六日,波斯進攻希臘雅典的故事,波斯軍在馬拉松海灣登陸,希臘以一萬寡軍擊敗波斯五萬大軍, 使波斯大舉攻城之計未能成功,戰死六千四百人,而雅典僅死一百九十二人,當馬拉松戰場上勝負初決時,一雅典善跑士兵名菲底皮的斯PHEIDIPIDES拋掉盾牌,飛奔雅典報信,以最快速度前跑,方至城門,大叫『我軍勝利了!』呼畢倒地,氣絕身亡,後世為紀念此一愛勇士,特訂馬拉松賽跑。接力賽跑 古希臘祭典中有火柜賽跑及火炬接力跑,在雅典較盛行。近代接力跑,源自一八六一至六五年美國的南北戰爭,美國的東部及西部即以接力跑的方式,報告戰況。蹲踞式起跑 最早發明蹲踞式起跑法者,一說為RICHARD COREONBES、因其起跑法似袋鼠的飛奔,故又名為CONGOROO START。後經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馬爾飛氏(MICHAEL C. MURHPY)於一八八七年加以改良,次年五月十二日耶魯大學生西端爾(C.H.SHERRILL) 於紐約長島運動中首次使用,當時觀眾頗多嘲笑,自起步開始一路領先,終獲勝利,及後復經研究改進,迄今仍為短跑運動員採用。 標準徑賽跑道長400米,由兩個半圓的彎道及兩條平衡的直道組成,普遍採用「合成聚合物」舖設。田徑場通常有8條跑道,每條跑道的寬為1.22米至1.25米,雖然各徑賽項目的起點未必一樣,但終點都是設在直道的最終處,並且和跑道成直角。大部分田賽項目的設施(例:鐵餅、標槍、鉛球、跳高及跳遠等),都是建於跑道範圍以內的地方。 田項 所有賽跑項目以外的賽事,均屬田賽項目;田賽項目又可分為擲類及跳類。除跳高外,若參賽人數超過8名,每人應有3次試擲(跳)機會,試擲(跳)成績最好的8名參賽者可獲得另外3次試擲(跳)的機會。若超過一名參賽者同時獲得相同於第八名的成績,則每位成績相同於第八名的參賽者,均可再獲3次試擲(跳)的機會。若參賽的總人數是8人或以下,則每位參賽者應給予6次試擲(跳)的機會。 若參賽者同時參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