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专题之离别诗[晨读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诗歌专题之离别诗[晨读版]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离别诗专题 【高考回眸】 一、(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 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二、(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送蜀客 雍陶 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案:暮春 飞花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案:思念故乡之情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或: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专题解说】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自古多情伤离别,“人世死前惟有别” (李商隐) 。中国人向来重视感情、珍惜友谊,于是在为人送行或与人辞行时,往往要作诗相赠。这就产生了送别诗。在传统的诗歌分类中,表现离情别绪一类的诗歌,往往统称之为送别诗,有时亦称之为别离诗、离别诗、赠别诗等等。千百年来,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 【常见意象】 ⑴空间意象:长亭、灞陵、南浦、津渡、歧路、古道、阳关等 ⑵时间意象:春、秋、冬、黄昏、月夜、清晨等; ⑶景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西风、草、山、寒蝉等 【内容分类:“别虽一绪,事有万族”】 1.送别诗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惜别和慰别两个大类。 所谓惜别,多是儿女情长地在诗中回忆二人的交往和情谊,涕泪涟涟地表现彼此间的情深意长;所谓慰别,则是以豁达的胸怀,展望前程和未来。 2.按照抒情立足点有三种情况: (1)立足于双方,抒写彼此之间友情、别情; (2)立足于对方,重在诉说朋友的情形,感喟友人。 (3)立足于自己,重在渗透自我的身世际遇。 【内容格调】 离情诗中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内容各异,情感各异。 有的缠绵悱恻,凄清感伤;有的清新乐观,洒脱放达;也有的离伤中透出身世之感,际遇之悲。 一、惜别类:“一曲离歌泪满巾” 送别诗词大多哀伤愁怨,缠绵排恻,表现惜别、伤别、恋别之意。 “金陵子弟来相逢,欲行不行各尽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情深似海)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依依不舍)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离愁难遣)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伤心断肠) 王勃:“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凄然寂寞) 王勃:?《别薛华》“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牵挂思念) 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思念同情) 王勃?:《别薛华》?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自怜怜人) 雍裕《春晦送客》:“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贾至《江南送李卿》:“愿值回风吹羽翼,早随阳雁及春还。”王维《送崔兴宗》又日:“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期待希冀望归) “多少仙山共游在,愿君百岁尚康强”(徐铉) (祝福关切) 二、慰别类:“赠别不作儿女态” 正如并非所有的聚会都令人欢欣一样,并非一切离别都让人伤怀。有一些诗人敢于跳出送别诗伤感的藩篱,对离别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或对美景加以赞扬或对友人寄以祝福,其清新乐观的精神境界会让人耳目一新,此类送别诗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为送别诗添上了明快积极的一笔! (1)乐观豁达洒脱。诗人法振《送人游闽越》的尾联“此别何伤远,如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