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多丽丝莱辛 10级五班刘琼 作者简介 作品内容 作品分析 现实意义 作者作品 我的理解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四十年来被尊为女权偶像人物的英国文学老 祖母,与伍尔芙并称“双星”。 1919年出生于伊朗,幼年度过了一战后有如毒气弹下的生活。 十五岁因眼疾辍学,改以自修方式遍读文学,后来做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 员等。 曾两次结婚并离异,1949年携幼子移居英国,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 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笔记》推出,作为极易引起争议的鸿篇巨制,成为其摘 得诺贝尔奖桂冠的最充分理由。 1999年,莱辛创作了深受新一代青年读者喜爱的史诗般的预言(寓言)小说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 作者简介 作者作品 1950年,莱辛出版了成名作《青草在歌唱》。这部小说以一名白人农场主的妻子被黑人 男仆杀死为题材,心理刻画细腻,反映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和种族矛盾。 此后,她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 , 即《玛莎·奎斯特》(1952年)、 《良缘》(1954年)、《风暴的余波》(1958年)。 进入1970年代之后,风格与题材屡次转变。她从浪漫主义出发,探索超越理性与自我 的领域,写下多部“内在空间”小说。后来又深受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教派“苏菲派”的影响, 并将笔锋转向科幻小说,包括《天狼星试验》(1981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 (1982年)等,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 莱辛笔耕五十多年,是位多产作家,花样层出不穷,有前期的批判写实,也有中期的心 理分析和苏菲主义迷思,更有晚期的“内太空”探索──她就是执拗,不愿意称之为“科幻 小说”;既写人的生存处境,也写动物(尤其是猫)的生存之道;既写成人复杂而多变的 阴暗内心,也写儿童的丑陋与野蛮。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锐利,见解新颖 ,极具创造力。除了长篇小说,还着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等。 1999年,莱辛创作了深受新一代青年读者喜爱的史诗般的预言(寓言)小说《玛拉和 丹恩历险记》。 莱辛的代表作诞生于1962年,那一年她发表了《金色笔记本》。 作品分析 令人感触最深的意象“渴”的意象。 小说一开始就呈现了大陆干涸的景象。玛拉被囚禁在密不透风的石室里,受到干渴的 折磨,当好不容易得到的水被弟弟打翻在地的时候,这种折磨最为剧烈。后来,在出 逃途中,他们遇到了洪水,便不顾生命安危跳进见涨的水里嬉戏,因为在他们看来, 水就是生命。到了石人的村落,水依然奇缺,在这种情况下,女孩子求美的天性被无 限期的搁置起来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人物并不因此而悲观厌世,万念俱 灰;相反,他们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因为一场暴雨的来临而欣喜若狂。之中的原因在于 ,他们并不知道,在几千年的地球上,虽一度被认为是不可枯竭的资源而遭到挥霍浪 费。而现世的读者在阅读时却甚至两个世界的反差。因此小说的人物越是显得屈服于 大自然,小说对现世的震撼就越大。 关于自由 石屋里的囚禁奠定了开篇的基调,丹恩的心理也因石屋 里的恶人的脸庞而产生变态的恐惧,以至于长大后每次 看到与之面容酷似的人。都无意识的回到童年的痛苦之 中。姐弟俩来都大陆的中部,一度沦为奴隶。在丹恩藏 身的塔楼上,小说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玛拉勇闯虎穴, 寻找弟弟,显示了非凡的胆量。而丹恩杀死了自小以来, 一直如恶梦萦绕的“同面人”,最终克服了心理的恐惧。逃 离奴隶生活后,他们继续为生存和自由北上,在历经被 俘、兵役、战乱等磨难后最终获得了自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