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 近几年中考卷常见的题型: 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 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三是审美鉴赏性试题,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 分层落实,因人而异 C扣住文本,寻找信息 B加大阅读量,读懂文意 A落实考点,理性答题 C扣住文本,寻找信息 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要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 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1.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答案表述的技巧——摘取、整合、归纳。 1、摘取。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 2、整合。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归纳。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 B加大阅读量,读懂文意 例:18.“我”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请分点概述。(4分)18题评分细则 评分总则:本题满分4分。评分要点:考生的答案须紧扣“为什么要寄”和 “为何寄给孙犁”两点回答。得分点如下 : 不认同省内长者对《灶火的故事》的评价;(2分)相信孙犁能给出公正的评价(4分。答对一点得2分) 或者 :省内的长者不认可《灶火的故事》;(1分)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1分)第一次见面孙犁给了“我”亲近感;(1分)我对孙犁的信任(1分),我希望得到孙犁的肯定(支持、帮助、指导、赞赏……)。(1分)答中其中四点即满分。 4分(满分)答案示例: 例一:①“我” 知道孙犁先生是当时中国作家的代表之一,我信任他(1分);②孙犁先生亲切、友好(1分);③“我”不服省内几位老师对《灶火的故事》的评价(2分)。 把握关键句,领会文章主旨 A落实考点,理性答题 例如:20.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品质? (6分) 20小题评分细则 【写作手法、形象分析】(6分) 评分标准 : 好处:①以小见大,以普通平凡的细节,表现大师品质的高尚。(2分) ②这里反复强调,突出地表现了孙犁始终如一的质朴形象。(2分) ③多次点题,使孙犁先生戴套袖的形象深入读者的心,从日常生活中表现孙犁的高尚品质。(2分) [2分。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 品质:表现了孙犁先生平易近人,勤劳,珍重劳动,以及质朴美丽的人格品质。 [4分。其中“平易近人”1分,“勤劳”1分,“珍重劳动”1分,“质朴美丽的人格品质”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平易近人(有亲切感等) 勤劳(热爱工作等) 珍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劳动的尊严与德行等) 质朴美丽(淳朴等) 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渲染、对比衬托、铺垫(设伏笔)、象征比拟、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结构上采用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照应、开篇点题、卒章显志等表现手法;语言上采用正话反说、风趣幽默、生动形象、朴素自然、简练准确、含蓄委婉等技巧 。 有关小说的知识体系。 (一) 小说的情节。 1、情节的四大要素(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 2、情节的线索。 3、情节的叙事角度(第一、二和三人称极其作用)。 4、情节的叙事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及其作用)。 5、小说情节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情节与情节的关系,比如形成照应,伏笔,铺垫,对比等关系;对主题的揭示作用。) 6、情节的结尾。(揭开悬念;突出主旨;出乎意料,情理之中)。 (二)人物的形象。 1、人物的性格或形象意义。 2、刻画人物的方法(正面和侧面:正面,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3、小说“我”的作用:叙述者。 4、客观地评价人物,不脸谱化,不刻意拔高或丑化,立足文本。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渲染气氛。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 6、突出主题。 (四)小说的主题。 1、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从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看小说的主题。 2、作品的典型事件反映社会普遍的社会现象。 (五)小说的语言。 1、分析个性化的语言。 2、挖掘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3、作品的叙述性语言(作品或作家的语言风格)。 (六)小说的表达技巧: 从情节的角度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 从小说语言的角度。 例如:审美鉴赏性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复习课件-中考复习之议论文阅读》.ppt
-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变脸2》.ppt
-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介绍课件》.ppt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观舞记教学课件1》.ppt
- 《[语文版]七上基因畅想》.ppt
- 《巨翅老人课件01》.ppt
- 《八年语文--林艳》.doc
- 《始终眷恋著祖国教学课件》.ppt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多一些宽容课件01》.ppt
- 《泪珠与珍珠3》.ppt
- 2024年全国甲卷理综高考真题试卷(解析版) .pdf
- 食品生产类食品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pdf
- 某某市县大数据发展和政务局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最全面最新版本) .pdf
- 大思政视域下“七进七融”课程思政模式研究 【课题申报书】.docx
- 纪律党课讲稿:做遵规守纪的党员干部 .pdf
- 珠三角高科技企业与香港科技创新赋能的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 .pdf
- 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三诊断性调研监测考试(2月开年考)政治 .pdf
- 2025年广东茂名高三一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pdf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pdf
- 福建省2024年三明市中考一模英语试卷试题.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