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宋朝过分重用、依赖文官的危害
维普资讯
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I0/..)2007年第 5期 ·历代文史 ·
论 宋 朝 过 分 重 用 依 赖 文 官 的 危 害
谭 平
(成都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提 要:宋朝是一个在政治上特别重用、依赖文官士大夫的朝代,但这是对五代历史过度的矫枉过正。本文从
六个方面论述了其危害。除了指出造成对外懦弱、外战外行等人们熟知的恶果外,首次从治官的角度论述了文牍主
义和繁琐作风对政治生活的侵蚀,容易粉饰太平苟且偷安,推动了权相政治迭出,治官活动与外交活动严重错位等。
关键词 :矫枉过正;文牍主义;权相政治.夕交被动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42(2007)05—83—05 收稿 日期 :2007—03—30
作者简介 :谭平(1961一).男 ,成都大学文新学院教授 。
与中国古代历朝相比较,宋朝文官士大夫受到的重用、 遣使告永裕陵。将厚赏师雄,言者犹以为邀功生事,止迁一
依赖可谓登峰造极。皇帝愿意与高级的文官集团共同治理 官.为陕西转运判官、提点秦凤路刑狱”③。这些对战争懦弱
天下。这种格局虽然缔造了统治阶级内部相对比较融洽的 无能的文官.依然找得到“理由”来攻击为国立功的将帅 宋
关系和著书立说、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良好环境,但毕竟属 高宗从一开始就不想抗金,因为他和身边的文官们对战争毫
于严重的矫枉过正,过分重用和宽待、依赖文官(从宋初起. 无把握和信心 由于金人对他穷追猛打他才且守且和,秦桧
枢密院长官就逐渐以文官担任为主,这叫 “以文制武”)危害 上台以后他便专主解仇议和了……两宋历史上有数不尽的
也十分严重,主要包括: 人多势众的主张妥协苟安的 “投降派”,并不都是奸佞之徒。
一 、在严重的外部威胁与挑战面前最高统治集团经常显 因为对军事和战争外行的文弱的士大夫的确就是这样的素
得惊惶、懦弱。比如:宋朝多数君臣面对战争缺乏胆魄:澶渊 质。宋朝官员纸上谈兵者多,相当一部分 “北伐”的最坚定的
之战前陈尧叟辈主张真宗向西向南逃;好水川战败后,辽朝 鼓吹者实际上亦不知兵,更做不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乘机遣使递书勒索土地并以举兵南侵相威胁,过去在阻止太 二、两宋长期 “外战外行”:外交上也总是妥协退让。首
后擅权欲望时显示了巨大勇气的宰相吕夷简这时却与仁宗 先是因为待遇优厚、高高在上但不懂战争的文官和书生似的
一 样惊慌失措,立即派富弼前去安抚妥协。结果同年9月, 皇帝在领导国家,他们对战争既属外行,平时便不能安排准
辽不费一兵一卒,每年多获绢 1O万匹,银 1O万两;后来种谔 备好国防,总想苟安度日;一旦战争来临,自然惶恐不安、毫
“擅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故地归降人, 无把握、缺少良策。而将军们却一直受到压抑、轻视和防范,
以解仇释兵”。可见朝廷上怯懦者众①;司马光、文彦博与王 他们的智谋、忠勇难以被激发和充分利用。早在太宗端拱年
安石较量立场坚如磐石,对新法的反攻倒算是毫不留情(连 间,右拾遗、直史馆王禹fi1j就在 《御戎十策》中向皇帝建议 “抑
将兵法、募役法也不放过)。史载当司马光初罢新法时,身在 文士以激武夫”;真宗即位,诏求直言,禹鸸又上疏指出:“当
金陵的王安石因为在意料之中“夷然不以为意,及闻罢役法, 乾德、开宝之时,土地未广,财赋未丰,然而击河东,备北鄙,
愕然失声日:亦罢至此乎?良久日:此法终不可罢,安石与先 国用未足,兵威亦强,其义安在?由所蓄之兵锐而不众,所用
帝议之二年乃行,无不曲尽,后果如其言”②。可主政后对外 之将专而不疑故也。自后尽取东南数国,又平河东,土地财
却胸无良策,元祜元年竟不顾众多文武官员的反对主动要将 赋,可渭广且丰矣,而兵威不振,国用转急,其义安在?由所
兰州、米脂诸寨割让给西夏(最后因遭到反对只割了米脂四 蓄之兵勇而不尽锐,所用之将众而不 自专故也”①。可惜没
寨)但根本就没有换来和平;哲宗时,吐蕃酋长鬼章青宜结乘 产生多少反响。庆历四年(1044年)宋朝与西夏议和后,宋朝
问胁属羌构夏人为乱,谋分据熙河。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