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步步高专题四-诗歌答案解析.doc
高三语文步步高专题四 诗歌答案解析
2.
鉴赏 李山甫,晚唐诗人。累举不第,落魄有不羁才。在动荡的时代,李山甫同罗隐等众多晚唐寒士一样,久困科场,仕途渺茫,一腔报国之志无处得张。发而为诗,多为忧国忧时。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气温不热不躁,万物吐旧纳新,天地之间一片盎然的景象。这个时节,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进行扫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习俗活动。
本诗为七律,对仗工整、押韵和谐,语言朴素直白。前三联,点面结合,抓住寒食节的时令特点和特色活动,描写了寒食节明媚的春景和欢快的活动场面。首句,赋予春风、春花以动感,“放荡”“披猖”二词让人看到春风妖娆拂面,鲜花烂漫绽放,处处一片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日景象。接下来,颔联分别写了女子荡秋千和男子驰马拾翠、广场斗鸡的热闹场面,年轻的男女自由奔放、释放活力,尽情享受无边春色,为浓浓的春意增添了生机。颈联,继续描写春日美景:天地之间气候调和、春意浓重;池苑楼台沐浴暖阳、葱郁叠翠。此时的诗人,本应为这样的美时美景所感染,却没有这份闲情,联想到自己坚守高洁品格而不得,却又不甘落入尘世的空虚、无聊,诗人只能将满腔抱负,随酒化入愁肠。全诗以乐景衬哀情,尾联将久郁心间的不快喷薄而发,令人叹息。
答案 (1)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品格而不得却又不甘落入尘世的孤寂无聊、抑郁愁苦之情。
(2)①以乐景衬哀情(衬托),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美景和尘世的喧闹衬托内心的孤寂、冷清;②通过“自怜”直接抒发自己的愁苦之情;③通过“空脱荷衣”“泥醉乡”表达了内心矛盾的痛苦。
3.元夜忆群从
答案 ①融情于景,作者借透过窗户的月光、悄然绽放的寒梅,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和自己的孤寂之情。②用词富有表现力,“知”用比拟手法,写出了隙月的善解人意;“寄”即“寄托”,写出了作者的孤寂。③化静为动,“寄”还可理解为“邮寄”,即把窗外的寒梅邮寄给“断魂”之人,富有动感。
4.鉴赏 《晚蝉》:首句写蝉傍晚时分深藏在高高的柳树中,凄厉地叫着。虽没明点叫声,但如果没有叫声,怎么知道密密的高柳之中会有蝉,“斜晖”二字暗合题目中的“晚”。蝉的叫声拨弄着旅人孤单寂寞的离愁,憔悴着旅人的身体,令旅人腰围减损。第三句“犹畏旅人头不白”化用骆宾王的诗句“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这里指旅人漂泊中离愁渐染黑发,白了少年头。结句寓情于景,蝉离树,人挪地,“三”是“多”的意思,寓意漂泊没有尽头,旅人的羁旅之愁、凄苦之情,通过写景表现得含蓄蕴藉。
《闻蝉》:“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绿槐荫里发出一声新叫,这声新叫在薄雾轻风中显得力气不匀。开头两句写蝉的叫声,一个“新”字,表示又一年的一个新的开始;“力未匀”,有低弱,有高昂。“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不要说闻蝉声时总是感到惆怅,当中有感愁苦的人,也有不感愁苦的人。前两句的描写,为后两句的议论张本;后两句以议论入诗,表明不同的人听到蝉声,有不同的感受:有人听到蝉声的高昂,有人感受到蝉声的低弱。本诗力翻陈案,没有定死蝉声只给人惆怅、愁苦之感,可谓出人意表。
答案 《晚蝉》:抒情和描写相结合,怨蝉声惹人愁,无理而有情。《闻蝉》:以议论入诗;力翻陈案,出人意表。
1.木兰花·江云叠叠遮鸳浦
鉴赏 这是一首羁旅抒怀词,通篇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客恨渺无涯”的感情。
开头两句写别离的时间(薄暮)、地点(鸳浦)及景物特色。在薄暮时分,船儿离开鸳浦,渐渐远去,江上云气重重叠叠,遮蔽了与伊人分别时的鸳浦,不见伊人的倩影;想让那一叶扁舟暂驻,然而江水无情,载着这小舟偏偏向远方流去。“鸳浦”二字颇有深意,“鸳”即“鸳鸯”,古称“匹鸟”,雌雄偶居不离,后比喻情深意长的伉俪。词中的“江云叠叠遮鸳浦”不仅写出江云重叠遮蔽鸳浦之状,更暗寓了词人不得不与伊人分别的离愁,无限幽怨之情亦隐在“叠叠”二字之中。“流薄暮”三字耐人品味,不仅点出出行时间的迟暮,而且烘托出伤别的氛围:在薄暮冥冥中抛别伊人远离家乡,在薄暮冥冥中浪迹天涯,天各一方,游子的心绪该多么悲凉、伤感、孤寂。一个“流”字,用得尤为精妙,它给读者展开一幅动幻的画面:“江水长流,孤帆远去,暮色悠悠,在流动中,暮色愈来愈重,孤帆消失在江天苍茫之中。”
“归帆初张苇边风,客梦不禁篷背雨。”以对仗手法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游子的思乡深情。上句写江风吹拂,芦苇摇曳,恰见归帆初张,将返家乡,而自己却是迎风冒雨,扬帆远行。下句写雨声淅沥,敲击船篷,惊扰了客梦。“不禁”二字是禁不住的意思,它强调了客梦轻浅恍惚。此二句对仗工稳,设想新颖。
过片继续写游子情怀。“渚花不解留人住,只作深愁无尽处。”这是移情入景的手法,将小渚的荻花人格化了。这里既是嗔怪荻花不了解游子思乡之情,又嗔怪她无留客之举,只是一味地在瑟瑟秋风中含情脉脉,愁思缕缕地送别游子。词人用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训练易错题.docx
- 中学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1.doc
-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复习三角形.doc
- 中考物理专题讲解第一讲机械运动解析.doc
- 二年级小学语文试卷.doc
- 八块小学2018年清明节活动方案.doc
- 创新设计2016二轮化学全国通用专题复习下篇-专题三-微题型二十一.doc.doc
- 北京2015年下半年主治医师(眼科学)中级职称考试题.docx
- 口语交际-致辞.doc
- 四.4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doc
- 2018年6.9湖北省年度招募选派三支一扶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 2021年全国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docx
- 2017年全国导游资格证《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 2018年全国导游资格证《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 2018年6.9湖北省年度招募选派三支一扶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 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危险源辨识(77页).pptx
- 2019年全国导游资格证《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 2024年全国多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pdf
- 2021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工作招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 2019年全国导游资格证《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