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 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提名单位 教育部
项目简介:
该项目瞄准地质工程灾害防治国家需求,依托97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
围绕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历经近20 年攻关,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形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技术和设备;创造性地建立了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体系;在多种地质工程灾害形成机理和
理论方面取得新突破。 项目成果推动了整个地质工程监测行业的科技进步。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地质工程多场分布式传感光缆系列创制。包括适用于变形场监测的量程从毫米级提升到米
级的分布式光纤大变形传感器;适用于温度场监测的空间分辨率从米级提高到厘米级的分布式光纤
温度传感器;适用于水分场和渗流场监测的均匀加热复合传感光缆等 30 余种分布式传感光缆;发
明的分布式传感光缆疲劳性能测试装置,解决了传感光缆长期性能和结构优化难于评价的难题。
(2)分布式光纤应变解调设备研制。发明了一种基于能量分布的布里渊谱识别及一种BOTDR
空间分辨率提升方法,有效提升了传感光纤的应变测试精度和空间分辨能力;以此为基础,研制出
了我国第一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化光纤应变解调设备,可单端无损检测光纤的应变分布,测
试距离达80km ,测试精度±10με,空间分辨率0.5m ,综合性能明显优于日本等国外同类产品。
(3)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集成。研发出了灌注桩等基桩分布式光纤测试系统、岩土体
水分场和渗流场分布式光纤测量系统;提出了地面变形气囊模拟、隧道收敛变形和采动覆岩变形分
布式光纤监测方法等;研发出了数据处理系统和传感光缆安装工艺。
(4)地质工程灾害形成机理揭示与理论判据建立。依托技术成果,提出了地面沉降区地层压缩
潜力理论判据;建立了基于光纤应变监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提出了锚杆和传感光缆与岩土体
界面力学性质的耦合时效判据;揭示了采场围岩变形时空演化过程和破坏机理。
该项目共获国家授权专利和著作权54 项;主编和参编相关技术国家规范和行业规程4 部(含
立项2 部);发表论文184 篇,其中SCI 和EI 收录141 篇次;他引1939 次,其中SCI 他引238 篇次。
2015 年教育部组织领域权威专家组,鉴定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新的技术产业
链。目前已有 40 余种技术产品推向了市场,部分产品已出口英、美、意、马来西亚等国,并在南
水北调、三峡库区、锦屏电站、青藏铁路、故宫城台、长三角地面沉降等200 余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创立了地质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系列,引领了地质工程光纤
监测技术的发展。相关成果获2008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 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2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014 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优秀产品奖、2015 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科技一等奖、2016 年中国专利优秀奖和中国地质学会2016 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客观评价:
1. 成果鉴定
2015 年5 月8 日,由教育部主持召开的“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果鉴
定会上,专家认为:该成果围绕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在地质工程监测中的应用,在解调设备、传感
器系列、传感器封装与布设工艺、光缆应变传感特性、温度补偿技术、数据处理和异常识别方法、
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开拓性的成
果。该成果在地质工程监测领域,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权威机构的技术检测
(1)水利部大坝安全监测中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计量认证机构)于2013
年5 月8 日,对钢绞线式应变传感光缆进行了检测,得到以下检测结论:(a)采用光纳仪应变
传感系统实测的钢绞线式应变传感光缆的应变量超过5800 ×10-6 ;(b)钢绞线式应变传感光缆
应变(ε)与频移(ΔF)的线性拟合度R2 达到0.999 以上;(c)钢绞线式应变传感光缆计算应
变(ε)与输入应变(ΔL/L)的相对误差小于1.5%FS。
(2)水利部大坝安全监测中心于2014 年8 月8 日,对铜带式应变传感光缆进行了检测,结论如下:
(a)采用光频域应变分析仪实测的铜带式应变传感光缆的应变量达到10000 ×10-6 ;(b)铜带
式应变传感光缆应变(ε)与频率偏移值(ΔF)的线性拟合度R2 为0.998 ;(c)铜带式应变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字代表什麽意思-WellsFargoHistory.PDF
- 向境外电汇指导GuideofTelegraphTransfer-StudyAbroad.PDF
- 吞噬家族财富不可不知的七个陷阱-中伦律师事务所.PDF
-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Agilent.PDF
- 含有化学物质报告书ver90-SHARP.PDF
- 含土砂管理-行政院灾害防救应用科技方案.PDF
- 启动区及周边生态诊断报告-深圳城设计促进中心.PDF
- 呈请书摘要该公司1第四答辩人-Sfc.PDF
- 呼吸性硅尘的光度计校正因子PCF设定流程-TSIIncorporated.PDF
-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技术参数和选购-yeec维修网.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最近下载
- 骨科无菌术 手术区域的准备.pptx
-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7部分:牡蛎礁》(报批稿).pdf VIP
-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柏堡龙财务舞弊案例研究.pdf
-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5部分:珊瑚礁》(报批稿).pdf VIP
-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指南、台账、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docx VIP
- 2025年施工员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名师系列】.docx VIP
- 2025年施工员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夺冠】.docx VIP
- 2025年白蚁防治员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docx
- 国际护士节护理操作技能竞赛理论题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