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11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
专题11: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易错成语勤温习
1.前些日子,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贸大厦一事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闻题材,世界各国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现在,人们关注的是美国如何对恐怖分子采取军事行动。(炙手可热,只用于人,不用于事。)
2.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他们以无所不为的探索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3.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用反了。改为“事半功倍”。)
4.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应该用“络绎不绝”。)
5.神话是世代相承的口头文学,其中不少创作于有史创作以前。(世代相承,侧重“继承”。这里宜用“世代相传”。)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
经典素材:
孔子跟师襄学琴。开始时,学了一支曲子,练了10来天,他还在不停地练。师襄说:“差不多了,再学另一支曲子吧!” 孔子说:“我才学会了谱子,还没有掌握技法啊!”过了一些时候,师襄让他学另一支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这支曲子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呢。”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还弄不清作曲子的是什么样的人,就继续弹练下去。过了好长一段日子,有一天,孔子兴奋地跑来对师襄说:“我已经了解曲子的作者了。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视,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是这样的呢?”师襄高兴地说“一点不错。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时新素材清词丽句背一点
?技能再提高
诗歌的表达技巧考核的主要内容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和写景的技巧。
一、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咏怀、咏史怀古几种。
1.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这首诗中,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直接发出了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深沉之音,不借外物,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思想和感情, 引人共鸣。像这样的手法,就是直抒胸臆。
2.咏物言志
山川河岳、花鸟草虫,都可成为诗人借助的对象。作者一般要描述所借助事物的突出特点,而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这种突出特点之中,可以说,作者的志,就在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3.借景抒情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的心灵相应。另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后面一句“何日是归年”的悲情感叹,却是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一倍之哀。
4.即事感怀
在赏析咏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的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的悠扬,再写故园之思的深浓,“事”和“怀”结合紧密、自然熨贴。
5.怀古咏史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乌衣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一 论述类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一 论述类阅读训练 教师版.doc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七 古文类阅读训练(二)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三 新闻类阅读训练 教师版.doc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九 补写句子和图文转换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二 传记类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二 传记类阅读训练 教师版.doc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五 散文类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六 古文类阅读训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7年高考备考“最后30天”大冲刺 语文 专题六 古文类阅读训练(一) 教师版.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12 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1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14 辨析并修改病句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15 语言运用之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16 语言运用之逻辑推断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17 语言运用之词句填空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18 语言运用之图文转换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19 作文之审题立意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20 作文之构思布局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百日突围练 专题21 作文之提炼语言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