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打破界限立体训练测试题:第一章 阅读母子题训练第十篇Word版含答案
第十篇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母题训练
1.(考查角度: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分析鉴赏)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待了季节、地点,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
B.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C.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于沉静中显出飞动的意趣。
D.颈联写出山色和树色迥然不同,东海与黄河一起咆哮,绘声绘色,意境壮阔辽远。
E.尾联在前三联充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
答案 DE
解析 D项“东海与黄河一起咆哮”错,原意是写黄河流水声,流入大海只是想象。E项尾联是通过想象抒发感情。
2.(考查角度: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孤寂之情。萧萧红叶、飘飘残云、淅淅秋雨使诗人顿感孤寂与凄冷。②不舍之情,长亭秋晚,把酒话别,依依不舍。③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将到都城长安,却仍然梦到家乡的渔樵生活之乐,足见诗人的隐匿情怀。
子题训练
1.(变式训练: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分析鉴赏)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诗人的一丝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的“赴阙”照应,长安不远,诗人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答案 B
解析 诗中的“雨”并非“绵绵秋雨”。
2.(变式训练: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隐者生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
3.(追加训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远近结合(由近及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②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
4.(追加训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请赏析首联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待了季节、地点,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借景抒情,通过秋日萧条悲凉之景透露出羁旅行役之苦。
5.(追加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归”字写出了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过”字写出了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
中条山区,给人一种凉爽之感。诗人的情绪从离情别绪中陡转,胸襟也因之开阔起来。
6.(对比训练:诗歌的情感比较)上面这首诗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情感的不同。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许 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劳歌[注]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注 “劳歌”即忧伤离别之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的尾联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高考语文(天津专版)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2 语言基础+默写+语言运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考语文(天津专版)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4 语言基础+文学、文化常识+默写+语言运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考语文(天津专版)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5 语言基础+默写+语言运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考语文(天津专版)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6 语言基础+文学、文化常识+默写+语言运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考语文(天津专版)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3 语言基础+文学、文化常识+默写+语言运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考语文(天津专版)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7 语言基础+文学、文化常识+默写+语言运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考语文(天津专版)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8 语言基础+文学、文化常识+默写+语言运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考语文(天津专版)二轮专题复习:小题组合训练9 语言基础+默写+语言运用9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考风向标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同步练 第01课 考纲解读(语言文字应用 准确、鲜明、生动)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届高考风向标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堂同步练 第01课 考纲解读(语言文字应用 图文转写)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测试题:第一章 阅读母子题训练+第四篇+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测试题: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打通训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测试题: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打通训练三+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测试题: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打通训练二+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测试题: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打通训练五+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打破界限 立体训练测试题: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打通训练四+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瞄准题点 精准训练测试题: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精准训练一+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瞄准题点 精准训练测试题: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精准训练二+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瞄准题点 精准训练测试题:第三章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精准训练十+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年高三毕业班语文人教版寒假二轮复习特效训练 瞄准题点 精准训练测试题:第三章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精准训练十一+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