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4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8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4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定点突破4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Word版含解析

定点突破4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导学号2016·唐山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 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 分析。 ? ? 解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诗句中的“逋逃病客”“愁”“惊”“群盗纵横”等关键词和注释中的相关信息可以分析出作者的漂泊孤寂之情;诗人自己为逃避战乱而“野泊”,一身乱离,却还心系朝廷,“欲问行朝近消息”“群盗尚纵横”,表现其对国运的关切和忧虑。 答案: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近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群盗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2.导学号2016·成都高中毕业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 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②,羞为献纳臣③。   【注】 ①为客黄金尽:《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 解析: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羞中寓愤,对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情绪由惜别转到内疚,以至于牢骚不平,激昂慷慨。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而是对人才的爱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对黑暗政治的激愤。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答案:①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②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同时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意思相近即可) 3.(2016·邢台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① 胡 铨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②。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③。   【注】 ①庆符:名张伯麟。当时秦桧主和,庆符说:“夫差,而忘勾践之杀尔父乎?”秦桧听说大怒,将庆符关入监狱,打得体无完肤,流放到吉阳军。时作者亦因上书力抵和议,请斩秦桧,被诬为“讪谤”,也被贬到吉阳军。②巾聊岸: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③卢仝碗:唐代诗人卢仝饮茶的碗。卢仝写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有“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句。   有人说这首词的“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 ? ? ? 解析:解答本题先须结合注释明确词人此时的处境,然后分析“无理”与“妙”。“无理”言不合乎常理,“妙”言表达效果、对突出词人情感的作用等。 答案:明月本无情,作者却说它故意对着自己变圆满,看似无理,实则非常巧妙。作者满怀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更深层地表现了词人难以扼制的愁绪和愤激之情。 4.(2016·开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田 家 陈师道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秋来公事①急,出处不待时。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 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注】 ①公事:这里指服劳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 ? ? 解析:首二句说早出晚归是人之常情。三、四句言农民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五、六句写农民由于“公事急”无法自顾,这就暗示了农家苦的根源。结尾两句言农家没有“乐”,只有深深的“苦”,此两句也暗含对统治者不知农民疾苦而妄言“田家乐”的不满。 答案:此诗以役人早出晚归及家中情形之狼藉来表现农民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对农民劳苦生活的同情,以及对不知农民疾苦的统治者的不满。首联写农人早出晚归,颔联写农人之忙在于公家的差役,却无暇顾及农事。颈联写秋日霏霏细雨不恤人间苦况,农人屋漏墙敝,暗示已多日无炊火之举。尾联设问作结,点明统治者不知农民的劳苦,表达不满之情。(意对即可) 5.(2016·南昌三中高三模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