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语文北京版必修3精品学案:《谏伐匈奴书》
《谏伐匈奴书》学案
一、文言基础
(一)给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
1.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
2. 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3. 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4. 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
5. 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
6. 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地千里,以河为境
7. 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
8. 又使天下飞刍輓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9. 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
10. 高帝悔之,乃使刘敬往结和亲,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
11. 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12. 上自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
13.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1.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ɡじκ[s+t`κ.com
2. 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
3. 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4. 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
5. 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地千里,以河为境。
6. 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7. 夫匈奴行盗侵驱,所以为业,天性固然。
8. 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而秦政不行,权分二子,此得失之效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
1. 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2. 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
3.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地千里,以河为境。
4. 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
5. 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
6. 秦常积众数十万人,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7. 上自虞、夏、殷、周,固不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
8.夫不上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以大恐,百姓所疾苦也。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1. 且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
2.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
3. 夫不上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以大恐,百姓所疾苦也。
4. 秦政不行,权分二子,此得失之效也。
二、预习思考题
1.上网查阅有关史料,了解课文所涉及的史实及时代背景,了解汉朝与匈奴的历史恩怨,以帮助理解课文。
2. 请使用《谏伐匈奴书》中李斯谏言和御史成谏言的几个关键词语,概括出匈奴生活的基本特点。
3. 本文是一篇有名的谏疏,概括作者进谏的目的和理由。
4. 阅读课本52-53页,结合主父偃的《谏伐匈奴书》,体会谏疏文的特点。
5. 阅读课本55页“探究提示”第2题资料,思考《谏伐匈奴书》为什么能有如此重大的应用价值?今天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三、学中困惑和感悟
第6课 《谏伐匈奴书》学案资料
一、简介作者
主父偃,西汉齐国临淄人,年轻时主要学习纵横家、辨士之说。纵横学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暗中操纵着列国之间的战和。他的仕途之路非常坎坷。早年的主父偃虽遍览群书,广泛结交各个学派的人物,但始终郁郁不得志,受人排挤。抱着怀才不遇的满腔怨愤,投奔卫将军卫青,请他把自己直接引荐给汉武帝。卫青虽多次为他说话,但很长时间没有引起汉武帝的重视。
在困境中,主父偃认识到不能长期这样消极等待,于是他写了一封很长的上书,“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即《谏伐匈奴书》。汉武帝早晨接到上书,下午就接见了主父偃,拜为郎中。从此,主父偃经常上述言事,颇得武帝赏识,“一岁四迁,至太中大夫”。
然而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却因受贿,玩弄权势,受到同僚的打击。公孙弘以齐王自杀,主父偃难辞其咎为由,要求汉武帝将主父偃及其全族一并诛杀。主父偃死后,他的上千名宾客竟无人过问,仅有孔车为其收尸安葬,下场甚是可悲。
由主父偃早期的这些经历可以看出,为了步入仕途,主父偃想尽了一切办法,忍受了别人的冷嘲热讽,甚至排挤和打击。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百折不挠,历经坎坷,表现出强烈的入官从政的意识和不屈的韧性。他曾豪言,“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烹)耳!”“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主父偃的身上得到了体现。
二、背景介绍:
(一)汉匈战争历史背景
匈奴是活跃于我国北境的一个游牧民族,早在春秋之时就悄然崛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匈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人大代表,如何才算不辱使命.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人民日报社论中感受改革开放30年之变.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公务卡难担反公款滥用与腐败重任.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思其始而成其终.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春节,给灾区干部更多温暖.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曝光官员消费清单,不能仅靠网友爆料.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牛年,到底谁该做“老黄牛”?.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留不住低端人员的城市无法“高端”.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重庆的第一份答卷令人欣慰!.doc
- 2012时政新点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靠什么铲除“身边人”腐败空间?.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