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三章 学案12 赏析之要,赏句为妙
学案12 赏析之要,赏句为妙
学案略语 高考对古诗阅读鉴赏的考查,最终落脚在对考生审美能力的考查上。什么是审美能力?具体地讲,就是我们读一首古诗,能知道它美在哪里,能就诗中的某一点、某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能写出其美之一二来。落实到命题上,就是以赏佳句(某联)为对象的赏析题。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是考生复习的难点,二轮复习一定要强化这种题型的训练。该学案就是要达成这一目标。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1.(2014·江苏)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
答案 韦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李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表达效果首先要明确诗句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其次结合诗句分析所用表达技巧对表达情感、表达主旨的作用。两首诗结句都是对景的描写,可以确定表达技巧为借景抒情。韦诗的结句描写的是友人的居住环境,表达对其品性的赞颂。李诗的结句描写的是自己访隐者不遇归来时的情景,突出了自己对友人的感情。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译文
奔波忙碌了九天,
终于得到一日空闲。
我前去拜访你,
可惜没有遇到,
只好空自回还。
也难怪你诗歌的意境凉意彻骨——
你家的门扉正对着寒流,
抬眼远望,积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译文
根本不需要到城郭去寻找,
因为那里认识他的人很少;
在那猿猴哀啼的地方,
他那所茅舍柴扉紧闭。
白天他去砍柴打鱼,
傍晚沿着沧江边的小路归来时,
雨水早已淋湿了蓑衣。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②。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注 ①绿醑:美酒。②诉:辞酒。
请对“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一句进行赏析。
答:
答案 采用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巧妙的构思写出了与挚友分别时的愁绪。(答出“化虚为实”“巧用数字”,分析得当也可)
赏析 上片开篇用春色、离愁、风雨构成了一幅离别图:阳春佳月,风雨凄凄,离愁万绪。为下片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虽然还是以词家习惯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描写离愁,但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而此处的“风雨”,只是表象,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这里写“风雨”,用的就是这种以景写情的笔法。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词人用笔,貌轻实重,饱和了词人的全部感情,确实是情景交融、情深意长。
上片,由举杯挽留写到离别情怀,由外部行动而至内心感情,多为顺笔。下片则转折颇多。过片“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花开”句,用韩“花开花谢相思”句意,但词人只写“花开花谢”而不说“相思”,实际上“相思”已包容在上片的离愁别绪之中。“都来几许”,是说这种相思总的算来会有多少。由挚友不得长聚而引起的时序更迭、流年暗换的慨叹与迷惘,亦暗寓其中。这两句深化了上片的离愁。但词人马上又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用“且高歌休诉”句一变而为高亢旷达。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词人的自我排遣,表现出词人开朗豁达的胸怀。可是一想到别易会难,明年此际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这首词先写离愁,继而排解宽慰,终写怅惘之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张少府
王 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①通②理,渔歌入浦深。
注 ①穷:失意,归隐。②通:得意,出仕。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赏析结尾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答:
答案 结构上,一问一答的形式呼应了诗题中的“酬”字,问而不答恰为此诗的妙处所在。
内容上,面对人生的失意与得意、出世与入世的问题,作者虽然没有做出正面的回答,但却用了曲笔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耐人寻味。“渔歌入浦深”的言外之意是:你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一)鉴赏诗歌的形象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苏教版.doc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二)鉴赏诗歌的语言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苏教版.doc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苏教版.doc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苏教版.doc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三)分析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苏教版.doc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二)分析散文的结构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苏教版.doc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二)分析散文的结构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六)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文化内涵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苏教版.doc
-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3专题二(五)赏析散文的形象及内涵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苏教版.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三章 学案10 善用五个“抓手”,做好情感分析题.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二章 学案6 抓住四类关键虚词,实实在在译到位.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二章 学案7 炼就“火眼金睛”,译好四类特殊句式.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二章 学案5 找准实词得分点,五类实词译到位.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二章 学案8 文意准顺,满分保证.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二章 学案9 答文意概括主观题要准确、全面.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五章 学案15 关注“分析作品结构”考点的新考向.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五章 学案18 由表及里,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五章 学案16 内外结合,理解词句含义.doc
- 2015高三语文步步高二轮复习(广东版)第八章 学案27 会设分论点,说理深入而丰实.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