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三 考点一
考点一 鉴赏古诗的形象
——赏析三种形象,掌握意象“三考”
专题三
考点突破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Ⅰ 掌握鉴赏景物形象(含意境)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Ⅱ 掌握鉴赏物象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内容索引
Ⅲ 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Ⅰ 掌握鉴赏景物形象(含意境)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青夷军①入居庸三首(其二)
高 适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②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注 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鉴赏 本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到前景,感到无可奈何。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十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动的故事。全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极尽凄美;承此而总结此次出使的收获,但此时不是报效朝廷的时候;于是追述先贤,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归去”之念。但诗人的“归去”不是真的归隐,而是为了出仕,是保存实力、积蓄力量的行动。
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答案
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2012·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
鉴赏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早晨的路上,细雨潇潇,空气中有着几丝清冷,正是江南水乡黄叶翻飞的季节。这首诗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大雁从头顶飞过,抛下几声急促的鸣叫,是啊,都已经深秋了,大雁怎会不急?可是“我”,远望归家的路,却遥遥不可及。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诗人的观察由远及近,鸟儿因为船猛地退了一下而急急地躲避,鱼儿因为船桨的摆动而惊得跳散开去。诗人触景生情:像这样颠沛流离的旅程何时才能结束呢?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承载着诗人的所见所闻,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中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
诗人融情于景,全诗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答案
解析
先具体分析前两句所写到的意象的表达效果,然后进行整合。“晓路”点明起航的时间是清晨;“雨萧萧”写出起航时的天气状况;“江乡叶正飘”既交代了季节是秋季,又写出了诗人所见的落叶飘飞的景象。“雨萧萧”与“叶正飘”写出了秋景的凄清萧条。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诗人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答案
解析
“孤舟”在本诗中是一个主体意象,是全诗的线索,联结着诗中其他意象和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想。首联和颔联为“孤舟”的出现提供了背景;颈联从“帆”“桨”正面写“孤舟”;尾联写“孤舟”停宿之所,寄托了诗人借枫桥一抒幽思的情怀。“孤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1.鉴赏方法:融情造境
(1)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传统意象比较固定,如杨柳代表惜别,月亮代表思乡怀人等。但在具体诗歌中有变数。
鉴赏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写的方式,如动静、色彩,来把握景物特点和诗人的感情;二要抓住意象来分析意境,探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 .ppt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专题检测1 .ppt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7-3 .ppt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7-2 .ppt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7-1 .ppt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7-4a .ppt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7-5a .ppt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7-5 .ppt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7-4 .ppt
-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课件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3-1 .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三 考点二.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三 考点四.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微专题.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现代文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一.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现代文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三 考点一.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现代文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三 考点三.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现代文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三 考点二.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版)大一轮复习(应试基础必备 高考考法突破)课件:专题5.古代诗歌阅读(共73张PPT).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现代文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三 考点四.ppt
-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现代文阅读 第三章 专题二.ppt
最近下载
-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模拟检测:专题5_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VIP
- Unit6大单元教学整体单元分析课件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ppt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docx
-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电预热安装施工工法(技术方案).pdf VIP
- 2014造口治疗师培训个案发展计划及产品册造口学校.pdf VIP
- 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制度.doc
- 2026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docx VIP
- 2024年9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州直遴选(事业单位考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2025年兵棋章节答案.docx VIP
- 酒店工程部计件量化方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