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补上一课.pptVIP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补上一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补上一课

(六)抓尾句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 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补上一课 如何读懂诗歌 诗歌鉴赏能全面而深入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考阅读必考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考生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普遍较低,甚至很低,究其原因,在于考生读不懂诗歌,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而读不懂是根本的、主要的原因。 (一)古代诗歌分类 一、懂点诗歌基本常识 古代诗歌 诗 古体诗 唐以前的诗称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严格规定,可算自由诗。按每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各句字数不等)等。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 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词 词萌生于南朝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曲 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 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为独立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如《山坡羊·潼关怀古》;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二)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二、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 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 (一)词类活用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一首诗词往往因一两处词性的改变而韵味无穷。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 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东边的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 2.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如: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的”。在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 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曛”,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是“昏暗”的意思。辽阔的天宇黄云密布,遮天蔽日,太阳失去了光辉。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如: 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贫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出嫁就被休回娘家。 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句中的“青”,就是将形容词“青色的”当名词来用,代指泰山那青翠苍绿的山色。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意为“使……绿”。 ②“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悦”意为“使……高兴”,“空”意为“使……坦荡空灵”。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如: ①“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重”,意为“以……为重”。苍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间更以晚晴为重。 ②“谁人得以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轻”,意为“把……看轻”。有谁能比得上你张公子,你的千首诗把高官厚禄看得很轻。 6.名词作状语 如: ①“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陌上桑》)“府”即“在府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