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保温回扣练1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前保温回扣练1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前保温回扣练(10) 必修3第二单元  紧扣教材主干,精题强化训练,考前夯基固源! 【知识回扣】 第三课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同时,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文化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文化的多样性 (1)含义: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1)主要手段:大众传媒。其形式主要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印刷媒体的推广是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 (2)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华文化向外辐射和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怎么做: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四课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1)表现:①传统习俗。②传统建筑。③传统文艺。④传统思想。 (2)特点:①继承性。②相对稳定性。③鲜明的民族性。 (3)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的作用。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①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发展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其中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第五课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4.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5.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6.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反对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保温练习】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