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传统走向现代,说课稿
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教材:高中《美术鉴赏》(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教材 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主要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部份进行论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分为“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 鉴赏教材在外国美术鉴赏部分,是以西方美术的发展史为主要脉络。本课印象派是欧洲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重要过渡;而后继的后印象派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西方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 概括地说我校高一的学生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尤其是美术生,这方面特点更加明显;二是对西方现代美术感兴趣,特别是对于西方现代的作品更加感兴趣,渴望深入了解,这些都是我上好本课的有利因素。 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上感兴趣,抓住学生关注的作品深入的鉴赏。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占主体,因此直观性教学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 (2)了解印象派绘画与后印象派绘画区别。 (3)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的表现。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鉴赏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在19世纪末产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 教学难点:为什么西方美术的根本性变化发生在19世纪。 五、教法、学法 多媒体课件直观性教学方法辅以讲授法、提问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思路: (一)导入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把握脉络 1.提问:看两幅作品,说出画家、作品名以及属于哪个美术流派。 学生回答:席里柯《梅杜萨之筏》-浪漫主义美术 库尔贝《奥南的葬礼》-现实主义美术 2.回忆总结,西方美术史脉络 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希腊和罗马美术 宗教建筑 文艺复兴美术 巴洛克 洛可可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 课件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印象派及其代表人物及作品 (2)后印象派及其代表人物及作品 (3)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比较 印象派 1.教师介绍印象派的产生及其背景 2.提问:什么是印象派?印象派的由来? 学生:学生通过看教材回答问题。(教材107、108页)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3.教师展示课件 根据课前预习学生介绍 莫奈及其作品《日出·印象》《鲁昂教堂》《干草垛》。 马奈作品《福列斯-贝热尔酒吧间》、《吹笛少年》等学生总结马奈作品特点。 新印象派 教师展示课件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点彩画法”,“新印象派”也被称为“点彩派”。此画正是新印象派的经典之作。 小结:印象派--表现出一种重艺术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 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有很大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开端) 后印象派 1.提问:什么是后印象派,为什么把后印象派叫做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学生看教材110页回答。 2.后印象派三画家比较(课件)(欣赏作品同时比较)
? 塞尚 凡高 高更 作品 《静物》
《圣维克托尼尔山》 《向日葵》、《自画像》
《咖啡馆夜市》??
《星月夜》
《麦田上群飞的乌鸦》 《塔希提岛的少女》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 特点 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强调要表现“造型的本质”)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 运用连续不断、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即运动感很强。描绘的对象当作表现自己热烈激动的主观感情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激情,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他用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粗犷的用笔,以及具有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与他在大溪地岛上描绘原始部族的风土人情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
? 共性 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美术写实的传统,转向以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的探索为主要目标,成为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美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