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安全心理学角度浅谈煤矿安全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安全心理学角度浅谈煤矿安全管理

从安全心理学角度浅谈煤矿安全管理 赵梦茹 安徽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11安全工程2班 (学号:11201040234) 【摘要】煤矿事故频繁发生, 而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 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受不安全心理的控制。为了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应用安全心理学分析了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 以及造成这些因素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促进安全生产,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给出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安全心理学;煤矿;安全管理 Safety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Zhao Mengru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 11th Safety Engineering Class2 , (Student Number:11201040234)Keywords: safety psychology ; coal;safety management 1.安全心理学的内涵 安全心理学是随着安全生产以及社会服务的发展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其主要研究任务和目标是安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心理规律和心理行为,属于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应用安全心理学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掌握不同岗位上劳动者的愿望和需要,从而对其思想动态和工作行为进行预测,以此为基础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为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现实基础,主要包括管理、控制、预防 和事故预测等几个方面。 2.煤矿安全管理中常见心理隐患 2.1 侥幸心理 “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安全警示语,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心存侥幸的却大有人在,由于侥幸导致事故亦很常见。总的看,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主要是错误的经验主义和小概率事件误导。如在一些从未发生或多年未发生事故的生产部位和环节上,人的危险恐惧心理减弱,作业中容易出现以所谓老经验为定式的操作行为,最终酿成事故。特别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工人,认为自己干了那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干的,也没有事故发生,将自己的错误经验当作正确的操作方法,往往就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煤矿安全中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绝不能忽略按小概率容错思想和经验主义行事造成的危害,从根本上杜绝侥幸心理。 2.2从众心理 是自身行为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从而无法用自己的理性和识别能力做出判断的一种心理。人云亦云,别人干我也干的从众心理是人们在适应群体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必然反应。但是由于从众,一些不安全的思想行为和动作很容易泛滥成灾,从而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例如,甲看到乙将不便于操作的机器防护外拆掉, 自己也效仿, 结果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挤伤。因此,要提倡员工积极思考问题,以规章制度规范安全行为,防止从众违章行为的发生。 2.3 麻痹心理 麻痹大意是安全之大忌。人之所以会在日常工作中不自觉地表现出麻痹心理, 一是由于经常干一项工作,习以为常,而? 临危不视; 二是在从事一项工作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戒心丧失; 三是注意力不集中, 未能及时发现反常现象, 一旦有异情就束手无策; 四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因此,在安全生产操作中,我们要始终把麻痹思想作为最顽固的天敌,通过制度化的教育、铁腕式的手段、随机性的检查,让施工人员拉紧安全弦,从思想深处意识到:麻痹是事故的根源, 违章是丧生的起点的道理。 2.4 冒险心理 其表现特征为: 一是好胜心理,喜欢到处逞能;二是爱与别人打赌,不计后果; 三是曾有违章行为而未酿成事故的经历;四是为争取时间和抢施工进度,对安全生产要求置若罔闻。有冒险心理的人,往往是只顾及眼前的得失,而不顾客观效果, 固执盲干,不听劝阻。 2.5厌倦心理 厌倦心理是长时间从事单调、重复性工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长时间地从事单调、重复性的工作产生心理疲劳、厌倦心理,容易导致警惕性降低,导致事故发生。 2.6 情绪波动, 思想不集中 受社会、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影响,容易产生烦躁、神志不安、思想溜号、顾此失彼、手忙脚 乱;或是高度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例如,和家人吵架、新婚、恋爱、失恋、丧偶等原因都能导致情绪产生巨大波动,思想不集中,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导致异常心理的因素 3.1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和条件的好坏;国家政策、法规正确与否;社会福利待遇和工资制度,社会就业情况和失业率及社会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准则等。社会因素导致每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同一事物就有着不同的心理反映。 3.2 作业环境因素 人们劳动始终离不开特定的环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