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2015年度九年级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04.doc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导学案(04)
内容: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 主备人: 栾建云 审核人: 王凤
班级: 姓 名: 2015年2月8日
一、基本篇目: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渔家傲》 《天净沙 秋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 《夜雨寄北》 《论诗》
二、复习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诗人情感及艺术手法。
3.品味鉴赏优美词句。
三、复习重点:能够熟练背诵、默写古诗。
复习难点:品味鉴赏优美词句。
四、典型示例: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朝代)的 (人名),其中“渔家傲”是 ,“秋思”是 。(2分)
2.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下片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 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寓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 (2分)
.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在外游子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情感。或:在外游子的客愁与乡思。(3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交代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思乡 的感情。(2分)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 “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
.题目中“酬乐天”是什么意思?(分).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心情酸楚而愤懑。
B.颔联用“烂柯人”之典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
C.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沉舟、病树”呼应了首联。
D.“长精种”即振作精神,写出了诗人的乐观、豁达。
.
【甲】论诗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其二)
杜 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①未休。尔曹②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 ①哂:讥笑。②尔曹:你们。
.【甲】诗中“”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2分)
2.【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
2.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
3. 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
【甲】绝句 杜甫 【乙】夜雨寄北 李商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
之(2分)
2.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秒在采用了
乙诗既写了眼前景 ,又写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分)
东坡①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②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的环境特点。(2 分)
2.后两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泰州市2018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教版.doc
- 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2014-2015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模).doc
-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2015-2016年七年级10月阶段练习数学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2016年度九年级10月阶段练习英语试题.doc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6_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6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doc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15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语文试题.doc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4-2015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数学试题.doc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2015-2016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2015-2016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最近下载
- 舞蹈艺术概论(全套课件).ppt VIP
- 数据质量管控基本规范.docx VIP
- 火箭军课件介绍.pptx VIP
- 诺丁山 Notting Hill 中英文剧本2.doc VIP
- 诺丁山(Notting Hill)中英对白(附英文).pdf VIP
- Unit 1Making Friends知识点默写(专项训练)-人教PEP版(2024版新教材)英语三年级上册.pdf VIP
- 2025年RWA发展研究报告:法律、监管和前瞻.pdf
- 2025年宣城郎溪开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第二批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Harmony OS应用开发》教学大纲.docx VIP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及初步鉴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