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2-7-4 思想感情a Word版含解析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过东郊故园追和家大人韵
沈绍姬
昔年亭馆筑城[注],此日重游自怆神。
十亩仅传三世业,一身已作两朝人。
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
记得趋庭分彩笔,也教题咏药栏春。
[注] :翁城,护城门的小城墙。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衬托。“楼上青山认旧邻”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楼上青山”依旧,衬托出故园的残败。②虚实结合。“昔年”为虚,“此日”为实,“门前碧草埋荒径”为实,“记得趋庭分彩笔”为虚,虚实对比,突出了故园的昔盛今衰。
(2)①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感:昔年在城郭内修筑的亭馆,现在却是“碧草埋荒径”,由盛到衰的变迁,令人不胜唏嘘。②对亲人的怀念,对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十亩之地仅传三世,当年在父亲的吩咐下吟咏出歌颂春花的诗句,如今却物是人非,自己已成为经历两个朝代的人。
解析 第(1)小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颈联中的“楼上青山”衬托了如今故园的衰败。从“门前碧草埋荒径”可以看出这是实写,而“记得趋庭分彩笔”是虚写。由此可知,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2)小题考查对思想情感的概括与分析。从“昔年亭馆”与“碧草埋荒径”可以看出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从“仅传三世业”和“已作两朝人”可以看出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对物是人非、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旅夜怀远客
许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表达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 (“竟晓”一词遥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
(2)“情”包括: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异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独难眠,乡梦难成;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③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暮春时节花自飘零, “过”字写春天已逝,暗寓时光易逝的感慨;④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想着故人远行天际,自己思念故人却不得相见,只能把思念化作一声长啸。
解析 (1)这是一个写景的句子,作用在于借景抒情,理解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竟”和“空”来分析。
(2)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羁旅诗,表达的有思念之愁、漂泊之苦和失意之悲等等。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 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②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③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④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⑤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⑥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写“通感”并加以分析,也可)
(2)示例一:苦闷、抑郁的心境。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昨天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米洛斯的维纳斯》课件10(北京版必修1).ppt
- 《终南山》教案1(沪教版第二册).doc
- 《群英会蒋干中计》测试1(沪教版第一册).doc
- 《老王》教案1(沪教版第一册).doc
- 《老王》测试1(沪教版第一册).doc
- 《考案》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共134张PPT).ppt
- 《考案》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九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共108张PPT).ppt
- 《考案》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共106张PPT).ppt
- 《考案》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辨析并修改病句(共196张PPT).ppt
- 《考案》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名句名篇默写(共90张PPT).ppt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2-8-1 字字落实 关注句式 做好翻译题b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2-8-1 字字落实 关注句式 做好翻译题a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2-8-2 断句a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2-8-2 断句b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2-8-3 文化常识a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2-8-3 文化常识b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2-8-4 分析概括a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2-8-4 分析概括b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3-10-1 结构、形象a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参考】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3-10-1 结构、形象b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