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一模块基础梳理第二部分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共38张PPT).ppt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一模块基础梳理第二部分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共3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课件:第一模块基础梳理第二部分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共38张PPT)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2 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都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 1.黄埔军校的创建 (1)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重要人物——军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3)办学特点:实行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的办学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4)作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建立和北伐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2.北伐战争 (1)时间:1926年。 (2)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 (3)对象: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个军阀。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有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攻克武昌战役。 (5)北伐名将:叶挺(广东惠州人,以他为首的独立团取得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攻克武昌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6)结果: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中考真题 【例2】 (2013·广东揭阳)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 ( ) 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思路分析】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黄埔军校期间,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故选D项。 答案: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相关知识的识记。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3 南昌起义,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与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1.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1)南昌起义: ①时间:1927年8月1日。 ②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③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注:八一建军节来源于南昌起义。 (2)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向井冈山进军而建立的)。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3)创建工农红军: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的开始(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 2.体现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1)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2)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3)艰苦历程:从中央根据地瑞金出发——向贵州进军——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 (4)途中重要会议: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长征精神: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百折不饶、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等精神。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中考真题 【例3】 (2013·广东湛江)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思路分析】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A。 答案: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广东佛山)1926年9月18日《工人之路》载: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于9月1日宣布“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实行总罢工。汉阳工人罢工是为了配合 ( A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反“围剿” 解析:根据题目关键信息“1926年”可知,汉阳工人实行罢工发生在北伐期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发生在1927年,红军反“围剿”是在1927年以后,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2.(2013·广东梅州)1926年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