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0801.doc
浅析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摘要:城市本身是不断的在进行发展,历史街区作为承载历史的载体也同样要寻求发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为防止意识薄弱的开发单位及其他人群的人为破坏,传统的保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是当今城市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从杭州历史街区中的清河坊和西兴老街的保护规划模式为例,对其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在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中取得保护和发展双赢的效果。
关键字:历史街区、保护、模式、规划
引言
1.1、选题背景及依据
城市和城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乡结合会逐渐完成。对于中国,城乡规划是实现城市化的关键。作为城乡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也对其起着关键的作用。
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他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载体,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习惯和生产能力,见证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这是历史街区的本身的反应即真实性。
历史街区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化的文化形式,街区内的历史建筑、景观和历史文化都能被人们直观的所感受,它产生的历史文化魅力和吸引力使其成为当今文化旅游产业不可缺少的资源载体,历史街区的潜在的再使用价值是由历史街区的可利用性所决定的。
真实性和可利用性是相互矛盾的,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可利用性则不明显,如何能在这两者的矛盾中寻求平衡时当今历史街区保护的难题。随着如今城市化的加剧,传统的静态保护模式(即封锁保护不被外界所破坏)已经不能适应在历史街区既要保持原有的真实性,又可以满足利用发展的要求。在以后的城市发展中这种矛盾会更加明显。
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开发单位也缺少保护意识,未经许可擅自拆除一些历史街区,导致了文化的缺失。
因此,在本文的杭州的两个典型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探索中,总结出有益的保护模式,以求双赢。
1.2、选题意义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是当今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历史文化的承载体之一的历史街区,人们对于它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而现在,历史街区的保护的最大的矛盾则在于保护和利用的如何平衡,如何摒弃传统的静态模式而探索出一种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于以后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2、历史街区的理性认识
2.1、历史街区的概念
初次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章》:“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又称《华盛顿宪章》提出“历史城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还列举了历史街区中应该保护的内容是: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建筑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我国正式提“历史街区”的概念,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其基础是此前由建设部于1985年提出(设立)的“历史性传统街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等也予以保护,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文物保护法从法律角度原则规定了历史街区的鉴定标准。从总体上可以明确地认为:历史街区一是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二是其风貌、特色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保有性和原真性。
从历史街区的形成来看,基本上都是依附于城市道路(街道),先以经商为目的,沿道路两侧修建商铺,从而成为商业“街”,进而再向商铺深(后)方向修建与之相配的作坊和住宅,并依照这种发展模式不断向纵方向延伸“街”道,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街道为中轴的“条带状区(域)”
综上所述,就历史街区的组成来看,它应包括:
(1)街道(巷)
街道是城市道路,但历史街区的道路,最初其主要功能,绝不是为了从甲地到乙地的交通而开设,而主要是为在两侧设置商铺,供顾客行走与进货出入之用。街道是形成历史街区和保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