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6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选修3).doc

2018年4月6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选修3).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4月6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选修3)

(2017—2018学年浙江高二期末考试) 【解题必备】全面认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1.思想根源: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极强烈的“危机感”,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的强大。 2.矛盾激化: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激化。 3.经济根源: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而“南进”则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学科%网 4.外部动因: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如图所示题为“全球大捷”的漫画,反映了二战中某一年的战场形势,符合该漫画所表达的正确信息有 在北非,德国军队被打败苏联红军的反击取得成效美国军火从大西洋西岸运往英国丘吉尔出任首相,英国开始反击德国 A. B.C. D.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年底,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要求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俄,并计划在1941年冬季到来以前结束战斗,然后再继续解决英国问题。希特勒曾对他的亲信说过:“如果我们想要统治世界,我们就必须征服俄国。”社会主义苏联是其实现称霸世界野心的最大障碍,同时,德国企图通过进攻苏联给侵略战争输血。但在入侵苏联之前,希特勒并没有完全低估苏联的抵抗能力,从各个方面都作了周密的安排,全面完成了入侵的一切准备工作。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德国出动了17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出师不利,损失惨重。但苏联领导人很快就冷静下来,并采取了新的军事部署,打乱了德军通过“闪击战”在3个月内吞并苏联的冒险计划。到1942年2月底终于转危为安,莫斯科战役以德军的惨败而结束。 ——摘编自张开荣《世界通史·现代史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希特勒推出“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以及出师告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战争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战场是美英在欧洲开辟的反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围绕第二战场的开辟,英美苏三国展开激烈争论。1941年7月8日,苏联向英国政府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丘吉尔表示给苏联尽可能的援助。7月18日,斯大林亲自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新战场,丘吉尔表示:“如果大规模登陆,会遇到一次血腥的还击,而小规模的袭击只能导致惨敗,这时我们两国都会是弊多于利的。”拒绝开辟第二战场。1942年苏美英三国签署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但英美却不遵守协议,回避履行开辟第二战场的义务,美国单方面借口登陆舰艇数量不足,反对横渡海峡和登陆作战,美国提出在北非实施登陆战役来取代西欧作战计划。希特勒却利用没有第二战场的时机,在苏德战场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战役。面对英美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度,斯大林认为“第二战场会开辟,不仅因为苏联需要它,而且盟国也需要它。”“盟国对苏联的帮助同苏联吸引住德国法西斯军队主力所给盟国的帮助比较起来,其效果暂时还是小的。”1943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形势出现了根本转折,英美两国在第二战场开辟问题上采取了较为明确的立场。德黑兰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通过了开辟第二战场的最后协议。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实施诺曼底登陆,终于揭开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帷幕。 1.【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1942年北非战场上德国军队被打败,正确;在苏德战场,1942年苏联红军的反击取得成效,正确;1942年“美国军火从大西洋西岸运往英国”,促进战争取得胜利,正确;1940年丘吉尔出任首相,错误。故选A。 2.【答案】(1)推出“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原因:德国进攻英国遇到困难;征服俄国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苏联成为德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出师告捷的原因:德国周密计划,准备充分,并采取突然袭击;苏联准备不充分,战略战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 (2)影响:打乱了德国法西斯三个月灭亡苏联的计划。使德国被迫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3.【答案】(1)态度变化:由拒绝开辟到积极开辟。 原因:维护国家利益的考虑;开辟第二战场的难度和风险大;坐山观虎斗,让苏德互相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