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文化特质、类型和历史地位初探海口和城市性质分析.doc
海南文化特质、类型和历史地位初探 2006-05-30 16:30:03
海南为仅次于台湾的我国第二大岛,热带海岛地理环境、漫长社会发展历程和多民族、民系组成的多元社会,孕育、发展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国地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一、海南文化特质 1、海南文化的海岛性 海南四周环水,风浪、海流险恶复杂的琼州海峡极大地限制了与大陆的交往,而浩瀚的南海,更成为本岛与东南亚诸国联系的巨大障碍,所以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海南文化祇能在一个封闭的海岛环境里孕育和发展,形成自己的文化风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次谈到19世纪欧洲好些国家某部分地区由于山脉阻隔和交通不便而处落后状态。海南岛状况也是如此。“汉刺史,唐采访(使)皆惮于涉险”。宋代海口有两伏波庙,“过海必祷”。苏东坡贬琼,“舣舟将济,股栗魂丧”。直到交通颇为发达的明代,渡海上岛的人,“稍有识者,当少知避”。海洋仍被视为畏途。至岛内部,山高林密,瘴疠袭人,为少数民族所居,汉人难以进入,多数地区来往稀少,处于分割、阻绝状态。加上后代治理海南,采取压榨掠夺或放任自流政策,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无统属,自为雄长”。这种内外险阻、分割、闭塞背景下形成的海南文化特质,首先是封闭、保守的。如刀耕火种这种原始游耕文化在五指山腹地保留至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仍有残余。“秦以水德王,其数用六。今琼人行使铜钱,犹用六数,以六文为一钱,六十文为一两,六百文为一贯。又田禾以六把为半担,十二把为一担,亦用六数,皆秦旧俗也”。黎族至今传统计算方法仍然如此。鸡卜、钻木取火、文身、不落夫家、夜寮以及古越族一些自然、神灵崇拜等习俗,在大陆上已经消失或残存,但在海南却长期传承,显示海南文化少受外来文化因素冲击,一旦形成或从岛外传入,祇要没有强大因素影响,即能长期保存下来。另外,海岛环境,包括文化在内的一些特征,也是大陆所不具备,因而成为其文化海岛性根源之一。英国进化论支持者华莱士(A.R.wallce,1823-1913年)曾指出,因为(海岛)长期孤悬海外,海峡和海洋成为一些动物或植物迁移不可逾越的障碍,有些岛屿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孕育了特殊的、大陆所没有物种。或者说,大陆不可能保留的物种在海岛却得到保留;另一些物种,在海岛不能保留,却在大陆找到逃逋薮。但是,海岛与大陆生态学上的不同,严格来说是没有第一性意义的,因为这种不同是派生的,是以被大海包围作为原因而产生的。这对海南文化有特殊意义。由于海南与大陆分离较早,以及生物进化原因,海南不产老虎。汉人初履岛上即见“亡马与虎”。这深刻地影响当地农业文化景观,无虎患,牛羊可以野牧,毋需设置牛栏,与虎有关神话、传说等精神文化在岛上绝迹,这与对岸雷州半岛以虎多闻名形成鲜明对照。 当然,海南文化海岛性是由其地理区位决定的,它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古代制约了海南文化发展。但随着海运的兴起,海南作为南海交通中枢,不断增加自己的开放性,削弱自己的封闭性,并最终使海洋成为文化发展一种优势。例如,宋元以来大量闽潮移民到来,并成为海南居民主体,海南文化最终仍属大陆福佬文化的一部分,其文化海岛性即日趋澹薄,这已随着近现代交通发展而越来越明显。 2、海南文化的热带性 海南全在热带范围内,终年高温多雨,森林密布,古代瘴疠弥漫,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和挑战。从文化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方式来说,海南文化即为热带环境感应的产物,亦即海南文化的热带性,并在各个文化层面上表现出来。为适应和利用热带条件与资源,海南人驯化、栽培稻、蔗、棉、椰子、槟榔,以及橡胶、胡椒等作物,在农业土地利用上呈现一派热作景观。为减少台风造成危害和损失,在沿海营造防护林,聚落选址于背风坡,或隐蔽于林下。志称岛上“公私宫室不得为高敞”,一般“民居矮小,以泥甃成,亦鲜灰墁,其木俱系格木,质坚不可分割,钉不可入……皆购自黎山”。另外,聚落四周多栽种高高的凤凰树、无花果或其他乔木,以遮阳,减少热辐射,调节小气候。而五指山区黎苗族,则住干栏,上居人,下养畜或放杂物。后来也有干栏演化为船形屋、金字屋等,也与当地环境相适应。从汉代起,海南土著居民即采用贯头衣,裤则男子为短裤式,或称遮阳(具)布、包卵布,女则裙,以驱热取凉,方便劳作。又普遍食粥,及时补充因炎热而散失的体内水分;另嗜食槟榔,以达到消谷、逐水、除痰、灭菌等目的,因海南古代瘴疠比大陆尤甚,此风俗与其湿热环境相适应。 3、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海南民居来源十分复杂,甲于全国许多地区,不但有被视为土著的黎人,而且有宋代以来迁入的海内外回民、明代苗人、汉代以来汉人,以及现属汉族、实为壮族一支的所谓“临高人”等。黎族内部又分侾黎、杞黎、本地黎、美孚黎和加茂黎五个分支,汉族则有福佬、客家、广府三个族群(民系)。另外,海南还有华侨华人约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析非婚生子女有关法律问题.doc
- 浅析铜冶炼行业污染物的产生及治理.doc
- 浅议事业单位对下属公司的财务管理.doc
- 浅议人力资源会计的困境与对策.doc.doc
- 浅议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终稿)【企业风险应对策略】.doc
- 浅议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办公室工作与管理以及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doc.doc
- 浅议学习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师德渗透.doc
- 浅议我市工商行政处罚执行现状及对策.doc.doc
- 浅议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及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论文.doc.doc
- 浅议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外文翻译.doc
- 2025至2030清洗及保洁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报告.docx
- 户外探险旅游2025年风险评估与旅游企业安全管理创新路径研究.docx
- 户外探险旅游2025年风险评估与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报告.docx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SaaS)在金融行业的定制化功能需求报告.docx
- 户外探险旅游2025年风险评估与旅游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报告.docx
- 户外探险旅游2025年风险评估与旅游行业政策影响分析.docx
- 2025民航职业技能鉴定题库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docx
- 医药行业研发管线研发项目管理知识库构建与应用2025年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美体内衣市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户外探险旅游2025年风险评估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