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瞄准目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种质资源匮乏、流失相当严重 产量、品质及抗性亟需提高 创新性材料及有利基因相对较少 实验室目标与定位 实验室构成 建立了世界上现存分布最北(28°N)的江西东乡野生稻原位保存基地 在海南陵水建立了我国唯一专门为南繁服务的开放实验站 一、科研项目和经费 二、科研成果 三、队伍建设 四、合作、交流、开放 五、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 一、科研项目和经费 长期进行稻种资源的发掘鉴定出许多有利基因用于生产 杂交水稻是中国对世界农业生产的最大贡献 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广的有四类不育系 袁隆平的野败型、朱英国的红莲型和周开达的冈· D型 实验室创制了新类型——印水型 固定人员 32 人 研究员 23 人 副研究员 8 人 助研 1 人 流动人员 (外国专家7人) 41 人 研究员 18 人 副研究员 14 人 高实 4 人 助研 5 人 1. 程式华研究员,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 周雪平教授,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长江学者 3. 钱前研究员,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4. 沈志成教授,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5. 朱德峰研究员,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6. 沈希宏助理研究员,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 突变体及遗传群体发放:3000份次以上 中科院 清华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国内主要水稻研究所 开 放 课 题 实验室从建立开始,就在中国水稻科学基金支持下,设立开放课题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研究方向:实验室统一规划,学术委员会指导,责任专家集体讨论 实验室内部广泛的合作研究: 程式华-庄杰云 -吴殿星-胡培松(分子育种); 杨长登-李西明 (生物技术育种); 孙宗修-朱旭东-钱前 (突变体库); 魏兴华-曹立勇-吴建利-郭龙彪 (资源创新); 周雪平-宋凤鸣 (寄主病毒互作) 学术活动:学术年会、同行评价,特邀学术报告、课题组内定期学术讨论会 建立健全了安全、仪器设备、药品保管使用以及经费使用、人员流动等管理制度 承担任务情况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 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 张慧廉第一完成人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 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 中国水稻研究所作为水稻作物的牵头单位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 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程式华为第一完成人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 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础 钱前为第二完成人 今后工作打算 重点建设稻种资源学研究平台:如大力开展有利基因发掘利用;改良超级稻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来保障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加强植物抗病虫机理研究:增产同时考虑环境友好 大力推进分子育种研究:将克隆或定位的新基因(位点)用于生物技术育种,育成的新品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总 结 5年来实验室在种质资源创新、超级稻分子育种、水稻突变体、重要基因的克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形成了多学科协作创制重要资源、多途径并举攻克关键技术和将遗传资源、生物技术渗透到各个研究领域三大鲜明特色,为我们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显著贡献。 分子育种平台建设及其成果 代 表 性 成 果-4 进一步提高产量、品质和抗性,必须从传统的经验型改变成生物技术辅助型,随机选择必须过渡到定向选择,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中组14 水稻有利基因的快速转育及多抗、优质新品种选育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组培相结合 RM136 K17 R2123 RM3330 RM564 B10 A7 RG456 C53639 Pk34_5 Pi25(t) Pi26(t) 分子标记辅助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育种 利用IRRI引进的xa5基因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密码子优化后的cry1Ab导入水稻,获得了稳定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T 3294-2018_鞋楦尺寸检测方法.pdf
- SOP-QR-154最终检验管理办法.doc VIP
- 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SL 588-2013).pdf VIP
- 汽车机械制图教学课件(完整版).pptx
-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 不带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餐饮服务常检查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 Part A》课件.pptx VIP
- 个人征信报告模板征信报告模板(2021简版带水印).docx VIP
- 2025(高级)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