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慢生活脚步》 总序作者简介
卡罗#8226;奥诺德,加拿大记者,居住在伦敦,曾为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国家邮报》及英国的《卫报》和《经济学家》等报刊撰文。
《放慢生活脚步》 总序导 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求速度的时代。我们周围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变化发展都要快。我们竭尽全力使自己更有效率,力求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乃至每一秒钟能做更多的事情。自工业革命将世界变得高速运转以来,对速度的崇拜就将大家逼到了崩溃极限。挣扎在精疲力竭的边缘,身体和心里不断在提醒我们:我们的生活节奏已经失控。《放慢生活脚步》一书追溯了我们与时间之间愈来愈令人窒息的关系的历史,并就生活在人类亲手缔造的追求加速的文化之中所必须面对的困境提出了对策。为什么我们总处于匆忙之中?解决时间病的方法是什么?放慢速度是否可能?甚至是否值得?意识到我们追随无情的速度所付出的代价后,全球的人都在试图补偿他们以往失去的时间,放慢节奏,以便生活得更快乐,更富有成效,更健康。缓慢革命正在发生。
别期待找到阻碍技术进步的人推翻技术,进而寻找前工业时代的乌托邦。这是一个由手机的使用者、心智健全的电子邮件热爱者所推动的现代革命。缓慢哲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平衡。人们正在从放慢节奏过程中挖掘出最不敢期待的东西,亦即充沛的精力与迷人的效率。
在这次动人的、愉快而有趣的探索中,获奖新闻记者,同时也是一个康复的速度迷——卡罗#8226;奥诺德将轶事报道、历史与智力的询问完美结合,详细讲述了我们对效率和快速的永久热忱。本书是对正在步入主流的全球范围的慢速运动的第一个全面的探讨,涉及办公室、工厂、邻里社区、厨房、医院、音乐厅、卧室、健身房及学校等诸多领域。对最终到来的这一运动的诠释,这一猛烈的宣言将促使你对你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重新思考。
《放慢生活脚步》 总序引 言:愤怒的时代(1)
人从出生、结婚、生活直至最终死去,都处于狂热的喧嚣中,你甚至会认为他们会为此而发疯。
——威廉#8226;迪安#8226;豪威尔斯,1907
1985年夏天一个阳光灼热的下午,我停留在罗马郊外的广场上。这是我少年时代的一次欧洲之旅。当天回城的公交车晚点20分钟,而且丝毫看不到车要来的迹象。然而,公交车的延误并未给我带来烦恼:我没有在人行道上焦灼地踱步,也没有向巴士公司投诉,而是打开随身听,躺在长椅上,听着西蒙和加芬克尔歌唱放慢节奏、让时光留驻的快乐。当时的那一幕每一个细节都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两个小男孩在中世纪式的喷泉周围踢足球;树枝拂过石墙顶部;一位老妇提着装有蔬菜的网兜走在回家的路上。
时间飞逝,15年很快过去了,一切都已发生变化。场景转换到忙碌的罗马国际机场,我这时的身份已经是一名驻外记者,正要赶航班返回伦敦。我没有脚踢鹅卵石自得其乐、感觉良好的心境,而是急匆匆地奔向候机室,身边来来往往的旅客动作稍慢即会引起我暗暗的抱怨。我没有打开廉价的随身听欣赏民间音乐,而是拿起手机给数千英里外的编辑打电话。
来到候机楼门口,我站到长长的等候队伍末端,百无聊赖地排着队。但我耐不住无所事事的寂寞,为了让等候显得不那么乏味,我掏出一份报纸开始翻阅。这时我的目光落在一篇文章上,正是这篇文章促使我萌发撰写一本关于减速的书的念头。
当时吸引我注意力的几个字是:“睡前一分钟故事。”为了帮助家长敷衍耗费时间的孩子,很多作者将经典童话简缩为60秒的阅读篇幅。想来汉斯#8226;克里斯蒂安#8226;安徒生的童话应该最符合简短的需要,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惊呼一声:“找到了!”那时的我每晚都要同两岁的儿子进行激烈的抗争:他喜欢让我用和缓的速度给他讲长篇故事;而我每晚只选一些短小的故事,用最快的速度讲给他听,为此我们俩频繁发生争吵。“你讲的太快了!”他哭喊着。有时当我匆匆地走向门口时,他又会嚷嚷:“再讲一个。”每当我加快速度例行公事地敷衍孩子的时候,我一方面感到自己非常自私,而另一方面又无法抑制急着要去处理其他事情的念头:要吃晚饭,要处理电子邮件,要阅读,要整理账单,还有其他的活,还要看电视新闻,等等。疲倦地漫步在苏斯博士笔下的世界里并不是个好的选择,因为他的故事节奏太慢。
因此,睡前一分钟故事系列乍看上去简直好得让人难以置信。六七个“故事”只需要不到十分钟时间就可速战速决——还有比这更棒的吗?正当我纳闷亚马逊网络书店何以能如此快捷地将全套故事书送货上门,补偿心以反问的形式出现:我是不是彻底疯了?当离港的队伍沿着最后一道验票口缓缓前移时,我将报纸搁置一旁,开始陷入沉思。我的整个人生已经变成一种匆忙的运动,力图每一个小时能做愈来愈多的事情。我对时间极为吝啬,总是想方设法地一分钟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