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病寒证

第二篇 中医诊断技术 第一章 诊法 诊法 是中医学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时用的基本方法。常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四诊”。 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疾病情况,测知脏腑病变的一种诊察方法。 望诊的内容包括望全身情况、望局部情况、望舌和望小儿指纹四个方面。 一、望全身情况 (一)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又指精神意识活动。神是以精气、血作为物质基础的,是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的外在表现。 望神,是通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意识活动、语言气息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及预后的方法。 1.有神 有神,又称得神。主要表现为神志清楚,目光明亮,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反应灵敏等。有神提示精充气足,脏腑功能正常,虽病亦较轻浅,预后良好。 2.无神 无神,又称失神。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目无光彩,面色晦暗,呼吸气微,反映迟钝,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等。无神提示精亏神衰,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虚衰,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3、少神 介于有神与失神之间,表现为:两目乏神,倦怠乏力,面色少华,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少言气怯,动作缓慢,或见健忘嗜睡。表示正气轻度损伤,或体质虚弱。多为病轻或恢复期。 4.假神 假神系指危重、久病患者精神突然好转的假象。如神昏不清,目无光彩,不欲语言者,突然神志清醒,精神转佳,目光明亮,语言不休,欲见亲人,寻衣摸床;或面色晦暗,突见面赤如妆;或不欲饮食,突然食欲增强,甚则暴食等。假神提示精神衰竭已极,阴阳即将离决的危候,为临终前的预兆。古人将其比喻为“残灯复明”、“回光返照”,临床应予特别注意。 (二)望面色 望色,是指望皮肤的颜色和光泽。由于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加之面部皮肤薄嫩,色泽变化易显露于外。望色主要是观察面部色泽。色分青、赤、黄、白、黑五种,简称五色。其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病证。皮肤的光泽,皮肤的荣润或枯槁,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1.常色 常色,即正常面色与肤色,因种族不同而异。有主色与客色之分,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我国健康人面色应是红黄隐隐,荣润光泽。 2.病色 病色是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色泽。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进行诊察疾病的方法,称为“五色诊病”或“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2)赤色 主热证。热则血流急速,脉络充盈,故肤色发红。 (3)黄色 主虚证、湿证。黄色为脾虚化源不足,水湿内蕴而成。 (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5)黑色 主肾虚证、寒证、水饮证、瘀血证。 (三)望形体 主要通过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等情况,以了解其体质的强弱和脏腑气血的盛衰。凡形体结实,骨骼粗大,胸骨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则表示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盈,虽有疾病也预后良好;若形体消瘦、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则表示脏腑功能衰减,气血虚弱,体弱多病,预后较差。 (四)望姿态 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及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不同的疾病,常表现有不同的姿态和体位。“阳主动,阴主静”,喜动多言,多属阳证;喜静少言,多属阴证;卧时蜷缩成团,多为阴证、寒证或痛证;卧时仰面伸延,多为阳证,实证或热证。 二、望局部情况 (一) 望头与发 头为精明之腑,内藏脑髓。髓为肾所主,发为肾之华,血之余。因此,观察头与发的情况可以了解肾气和营血的盛衰。 1.头 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伴智力不全,多属肾精亏损;囟门下陷,多属虚证;囟门高突,多属热证;囟门迟闭,头项软弱,且不能站立者,多为肾气不足,发育不良;无论成人或儿童,头摇不能自主,皆为风证。 2.发 正常人发多黑浓密而润泽,是肾气充盛而精血充足的表现。若头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多为精血不足之证。头发突然成片状脱落,称为“斑秃”,多属血虚受风;小儿发结如穗,多见于疳积。 (二) 望目 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的异常变化不仅关系于肝,而且也能反映其它脏腑的病变。目赤红肿,多属风热和肝火;白睛发黄,多属黄疸;睑浮肿如卧蚕状,多为水肿;眼窝下陷,多为精亏;目眦淡白.属气血不足;目睛活动不灵,上视,或斜视、直视,多为肝风内动;目眦赤烂.多属湿热;危重病人瞳孔散大,多属精气衰竭。 (三) 望鼻 鼻为肺之窍。鼻流清涕,属外感风寒;流浊涕,属外感风热;久流浊涕而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