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P-1
1
第1章 地球上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P10-19
许武成教授主讲
§1.1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11-19
一、水分循环的过程、原因及影响因素(一)水分循环过程
地球上的水并非是静止不动的。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空间位置的转移过程,称为水分循环,又叫水文循环,简称水循环(图1-1)。
其具体过程为:
3 水汽输送
1蒸发
4 降水
1蒸发
4 降水
1 植物蒸腾
湖
5 地表径流
6 地下径流
海洋
5 蒸发
2 降水
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水分不断地从海洋、河湖等水面、陆面和植物表面蒸发和蒸腾,升入空中,被气流带动输送至各地,在适当条件下遇冷凝结而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表面或水体上。降落到陆地表面的水又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注入江河汇流大海,还有一部分又重新蒸发返回空中。其中渗入到地下的水,一部分也逐渐蒸发,一部分也形成径流最终也汇集于海洋。
水循环包括的五个环节
两大部分:大气部分(包括水汽阶段、降水阶段)与地面部分(径流与下渗阶段、蒸发阶段)
五个环节:1)蒸发蒸腾—将液态水、固态水转化为气态水;2)水汽输送—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各地;3)凝结降水—水汽在上升和输送过程中,遇冷凝结,适当条件下降落地表;4)下渗—指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依靠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渗入地下的过程;5)地表地下径流—降落到地表的水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和壤中流,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
(二)水循环机理
1、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整个循环过程保持着连续性,既无开始,也没有结尾。从实质上说,水循环乃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而且存在于每一环节。在蒸发环节中,伴随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是热能的消耗,伴随着凝结降水的是潜热的释放,所以蒸发与降水就是地面向大气输送热量的过程。据测算,全球海陆日平均蒸发量为1.5808万亿立米,是长江全年入海径流量的1.6倍,蒸发这些水汽的总耗热量高达3.878×1021焦耳,如折合电能为10.77×1014千瓦时,等于1990年全世界各国总发电量的近100倍,所以地面潜热交换成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
由降水转化为地面与地下径流的过程,则是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这些动能成为水流的动力,消耗于沿途的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直到注入海洋才消耗殆尽。
2、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水循环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在目前大气环境下,水的固、液、气三态并存和三态在常温条件下相互转化。
水循环外因—太阳辐射和重力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太阳辐射是地表热能的主要源泉,它促使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空气流动等,是水分循环的动力。
重力是促使空中水滴降落和地面、地下径流流归海洋的动力。
外部环境包括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貌形态等则制约了水循环的路径、规模与强度。
3、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其循环路径并非单一的,而是通过无数条路线实现循环和相变的,所以水循环系统是由无数不同尺度、不同规模的局部水循环所组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
4、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因为地球与宇宙空间之间虽亦存在水分交换,但每年交换的水量还不到地球上总贮水量的1/15亿,所以可将全球水循环系统近似的视为既无输入,又无输出的一个封闭系统,但对地球内部各大圈层,对海洋、陆地或陆地上某一特定地区,某个水体而言,既有水分输入,又有水分输出,因而是开放系统。
5、水文循环是巨大的物质循环
地球上的水分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着某些物质一起运动,诸如溶于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气体以及泥沙等固体杂质等。不过这些物质不可能象水分那样,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所以通常意义上的水文循环仅指水分循环,简称水循环。
(三)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1)气象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蒸发、水汽输送和凝结降水三个环节取决于气象过程。下渗状况和径流情势虽与下垫面有关,但其基本规律仍受气象因素的控制。
2)下垫面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蒸发、下渗和径流来影响水循环。
人类活动:1)水利措施;2)农林措施;3)跨流域调水等
二、水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P12
(一)水循环的类型
按规模和路径,水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外循环)和小循环(内循环)两类。
1、大循环(外循环)
大循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又叫外循环、全球性的水循环或海陆间的水循环。
其具体过程:从海面蒸发的水汽,部分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在适当条件下遇冷凝结并降落到陆地地表,除一部分蒸发返回空中外,其余的降水则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国庆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一章课件.pptx VIP
- 第2单元活动3 编程实现算法 课件湘科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ppt
- 1.2记录个人观点(课件)-三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河北大学版2024).pptx VIP
- 《黄金交易基础知识》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22∕T 2758-2017 黑参 地标.pdf VIP
- 品牌管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pptx
- 2025年GB 4567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宣贯学习课件.pptx
- 消防救援人员申请结婚报告表.doc VIP
- 答司马谏议书选择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