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经典素材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民众。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节选自单士兵《醉意的境界》
点评赏析
或许,我们对于欧阳修的印象并不是因为他作为宋朝一代名相的身份,而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一篇千古绝唱《醉翁亭记》。本段文字准确地抓住欧阳修的“醉”的显著特征,赞美他的文品和人品,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真题在线
一、(2011·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二、(2010·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第1~2题。
雨雪曲
江 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命题分析
从近几年高考古诗鉴赏的命题特点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
第一点,诗歌时代范围扩大,不局限于唐宋,从两汉到元明清都有可能涉及。
第二点,诗歌的选择上,名家名篇比例下降,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所占比例上升。以前所选的诗歌,大多在《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古诗文鉴赏工具书中能够查到评论家相关的鉴赏文章,而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文本,基本上是比较新、评论家不十分关注、没有相关鉴赏文章的诗篇。这也许也是想跳出已有的框框,给考生一个更加开放的思考空间。
第三点,考题体裁选择上,诗歌以律诗、绝句为主,词以小令为主,不考戏曲。
第四点,从选择的诗词的题材内容上来看,以写景抒怀、即事感怀类诗作为多;相反,咏史怀古和托物言志题材的出现的比较少。
第五点,题目类型和题量固定,2010年以前基本上为两简答题四问共11分,2011年稍有变化,为两简答题两问,但分值没有变化;考点固定,《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也就主要考查诗歌的意象、意境、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主旨内容。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主要有:
1.人物形象。
(1)客体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或隐喻的人物形象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就是客体人物形象。(2)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加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景物形象。它是含有“意”的形象,也叫“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才”,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作文升格亮剑(议论文).ppt
- 高考全国重要一模语文试题汇编:专题0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第01期).doc
- 高考全国重要一模语文试题汇编:专题0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第01期).doc
- 高考全国重要一模语文试题汇编:专题03 辨析或修改语病语病(第01期).doc
- 高考全国重要一模语文试题汇编:专题04 扩展、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01期).doc
- 高考全国重要一模语文试题汇编:专题05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01期).doc
- 高考全国重要一模语文试题汇编:专题06 文言文阅读(第01期).doc
- 高考全国重要一模语文试题汇编:专题07 古典诗歌鉴赏(第01期).doc
- 高考全国重要一模语文试题汇编:专题08 名句默写(第01期).doc
- 高考全国重要一模语文试题汇编:专题09 论述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第01期).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节散文阅读.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八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检测(附答案).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八辨析并修改病句练习.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二)(附答案).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八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附答案).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六文言文阅读.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六文言文阅读练习.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十一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题检测(附答案).doc
- 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十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专题检测(附答案).doc
最近下载
-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案例教程课件_项目一_任务3-1_网络需求分析(第3次).ppt
- T_CIATCM 080-2020 临床中药合理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指南.docx VIP
- 2025年西藏公职人员时事政治考试试题(附含答案).docx VIP
- 图圆筒环焊缝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ppt
- 2024年新疆轮台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医务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9《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6张ppt).pptx VIP
- 校园最小应急单元处突演练培训.pptx
- 糖水店开业推广方案.pptx VIP
- 学堂在线《临床中成药应用》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案例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