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基最基础知识.ppt
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正常血压 收缩压 90~139mmHg(12~18.5kPa) 舒张压 60~89mmHg (8~11.8kPa) 脉 压 30~40mmHg (4~5.3kPa) 换 算 kPa×7.5 = mmHg ; mmHg×0.13 = kPa 血压的生理变化 血压的生理变化 年龄 随年龄的增长,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增高的趋势,但收缩压比舒张压的升高更显著 性别 更年期前,女性血压低于男性 更年期后,差别较小 昼夜和睡眠 傍晚最高 睡眠不佳,血压升高 血压的生理变化 体型 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体位 卧位<坐位<立位 身体不同部位 右上肢高于左上肢(10~20mmHg) 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40mmHg) 血压的生理变化 环境 寒冷环境,血压略升高 高温环境,血压略下降 运动、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兴奋、吸烟、饮酒、药物等 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血压的评估 高血压 (hypertension) 低血压(hypotension) 脉压异常 (1)脉压增大 (2)脉压减小 高血压 指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原因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标准 WHO/ISH高血压分级(1999年) 低血压 血压低于90/60mmHg(12.0/8.0 kPa) 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 脉压异常 脉压增大 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 脉压减小 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末梢循环衰竭 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血压的护理 良好环境 合理饮食 生活规律 控制情绪 坚持运动 加强监测 健康教育 血压的测量 血压计的种类 水银血压计(mercury manometer) 无液血压计(aneroid manometer) 电子血压计 血压计的构造 加压气球和压力活门 袖带 血压计 水银血压计 又称汞柱血压计 组成:玻璃管、标尺、水银槽三部分 玻璃管管面上标有双刻度(标尺)0~300mmHg(0~40kPa)最小分度值分别为2mmHg或0.5kPa,玻璃管上端与大气相通,玻璃管下端和水银槽相连 优点 测得数值准确可靠,但较笨重且玻璃管部分易破裂 无液血压计 又称弹簧式血压计、压力表式血压计 外形呈圆盘状,正面盘上标有刻度,盘中央有一指针提示血压数值 优点:携带方便,但可信度差 电子血压计 袖袋内有一换能器,有自动采样电脑控制数字运算,自动放气程序。数秒钟内可得到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数值 优点:操作方便,不用听诊器,省略放气系统,排除听觉不灵敏,噪音干扰等造成的误差,但准确性较差 血压的测量 血压测量的方法 【目的】 判断血压有无异常 动态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功能 协助诊断 血压的测量 血压测量的方法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血压的测量 血压测量的方法 【操作步骤】 核对 测量:肱动脉/腘动脉 整理血压计 体位恢复 记录: (1)收缩压/舒张压,如120/84mmHg (2)收缩压/变音/消失音,如120/84/60mmHg 肱动脉 体位 手臂位置与与心脏同一水平 (1)坐位:平第四肋 (2)卧位:平腋中线 患者: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 打开血压计,垂直放妥,开启水银槽开关 缠袖带:平整置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肱动脉 注气 听诊器胸件置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注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2.6~4kPa) 放气 以水银柱下降4mmHg(0.5kPa)/秒为宜 注意水银柱刻度和肱动脉声音的变化 判断 听诊器出现的第一声搏动音为收缩压 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为舒张压 WHO规定成人应以动脉搏动音消失作为判断舒张压的标准 腘动脉 体位:仰卧、俯卧、侧卧 患者:卷裤,卧位舒适 缠袖带:缠于大腿下部,下缘距腘窝3~5cm 血压的测量 血压测量的方法 【注意事项】 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重测时,待水银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必要时,作双侧对照 注意测压装置(血压计、听诊器)、测量者、受检者、测量环境等因素引起血压测量的误差,以保证测量血压的准确性 血压的测量 血压测量的方法 【健康教育】 解释血压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会正确使用血压计和测量血压,帮助患者创造在家中自测血压的条件,以便患者能够及时掌握自己血压的动态变化 教会正确判断降压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指导采用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