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 内伤发热演示稿知识讲稿.ppt
北京市第二医院 内伤发热 北京市第二医院 中医科 张华 [概述] 一、定义: 以内伤为病因,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所导致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内伤发热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区分外感发热。 [概述] 定义 低热多见 少数高热 部分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发热形式 [概述] 沿革: 二、沿革: 1.《内经》详于“阴虚则内热” 对气虚发热也有所论及,奠定了甘温除大热的理论基础。 2.《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虚劳里急……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开甘温除热之先声。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 取之阴”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 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 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 沿革 3.《太平圣惠方》对烦热的病机、治疗有较全面的阐述。“阴气偏少,阳气暴胜,则热乘于心,故烦热也。”生地黄散、地骨皮散。 4. 《小儿要证直诀》五脏热病效方,并化裁六味地黄丸治疗阴虚发热。 5.《脾胃论》详于气虚发热,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6 .《丹溪心法 》 阳有余而阴不足,强调泻火保阴。还认为多生于郁,六郁之说,补充了内伤发热之病机。 [概述] 沿革: 7. 《景岳全书》论述虚火病因、病机及治疗。内生之热——饮食、劳倦、酒色、七情、药饵、过暖、阴虚。 “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 水不治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 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治疗上主张:“阴虚之热者,宜壮水 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左右归丸、左右归饮。 [概述] 沿革: 沿革 8.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 9.《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之外的发热分为十一类,较为详尽。 10. 湿郁发热——薛雪、吴鞠通。 11.《医林改错》、《血证论》对瘀血发热的论述渐趋完善。 《证治汇补》将内伤发热分为阴虚、阳虚、血虚、气虚、郁火、伤食、痰证、瘀血、疮毒等,有助于本病的辨治。 [概述] 沿革 “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 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 “血瘀之轻者… 惟月落前后烧两小时, 再轻者烧一小时” 三、范围 凡非感受外邪所致的发热均属于内伤发热。 或初有感受外邪,久而导致脏腑失调、气血亏虚引起发热,亦可按内伤发热辨治。 西医: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概述] 范围: 发热的基本概念 诊断 分类 热型 时间 口温:>37.3℃ 腋温:>37.0℃ 肛温:>37.6℃ 或昼夜体温 波动>1℃ 低热 37.0 ℃ -38℃ 中等度热 38.1 ℃ ~39℃ 高热 39.1 ℃ ~41℃ 超高热 >41℃ 慢性低热: 体温升高在 37.5 ℃ ~38℃ 并排除生理性 原因,持续2周 以上者。 稽留热 驰张热 间歇热 不规则热 [概述] 范围 [病因病机] 病因: 内伤:包括情志、饮食、劳倦、禀赋、 久病、外伤出血等 病机: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病因病机]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实 瘀血阻遏:气血壅遏而内结化热 内湿停滞:脾胃受损,运化失司 水湿食滞痰浊蕴积化热 中气不足:脾胃受损,中气不足, 阴火内生 虚 血虚失荣:阴血不足、不能敛阳, 阳气亢旺 阴精亏损:水不制火、阳气偏亢 阳气衰惫:火不归源,虚阳外浮 注意虚实兼挟证型 壅结阻遏 而发热 阴阳失衡 而发热 或为气虚而虚阳外越, 或为气虚而阴火上冲或为气虚而卫外不固,营卫失和 [诊断] 1、特点: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热。 2、热型:多为低热(T38.0℃) ,少数高热(T>39.1℃) ,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3、恶寒:不恶寒,或仅怯冷,加衣被可减。 4、伴随症:可兼有情志改变、瘀血、湿郁征象,及气、血、阴、阳亏虚症状。 5、病因:情志所伤、外伤、产后、久病、饮食、劳倦所伤等病史。 6、辅助检查:病原学、造血系统、免疫学、内分泌、病理学、影像等。 [鉴别诊断]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病因 内伤 外邪(六淫或疫毒) 病机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或热、毒充斥于人体 起病 缓 急 病程 长、反复发作 短 热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