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47课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pptVIP

2015-2016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47课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47课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ppt

直到 1100 年,他才受命由儋州渡海北返,次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五岁。 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与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几起几落 ,饱经忧患,虽然他任地方官时有所作为,但却远远没能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抱负,晚年的他,更是境况凄凉,令人悲叹。 然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苏轼决非那种悲悲切切、顾影自怜的落魄者,而是一个豪迈洒脱、个性鲜明、开一代风气的大作家。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和个性的张扬。 这首先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忧民的精神,乐观开朗的胸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这一切都倾注于他终身不怠的文学创作之中。 文学抒发了苏轼的理想与壮志,文学挥洒着苏轼对生活的热爱——生活场景的信笔抒写,生命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绵邈深情,生活哲理的独特发现 。 文学 浸透着苏轼感人至深的真情 文学 寄托了苏轼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文学 是苏轼的精神家园 生命意义的集中体现 而苏轼本人 也已化作 不朽的文学精灵 ——西蜀山水孕育的文学精灵 永远激励和指点着 在人生的旅途上 艰苦跋涉在文学的峰峦间 奋勇攀登的人们 苏轼 导入新课 苏轼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第一流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美的典范体现者。在漫长的古代文化史上,他像巍峨的昆仑,像浩瀚的长江。他的生平际遇,他的文化精神,他的人格实践,不仅映现着一个时代,而且昭示着悠长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关于苏轼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 元丰5年写的“两赋一词”是: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明月几时有 卜算子 苏轼【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見幽人独往來?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意赏析 残月弯弯挂在稀疏的梧桐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已滴光。谁看见闲居的人在月光下独自徘徊?只有那时隐时现的孤鸿知道我的惆怅。 惊起的孤鸿不断回头探望,好像充满无人理解的幽伤。她寻遍了寒冷的枯枝不肯留宿,却躲到了寂寞清冷的沙洲上。 上片写鸿见人, 下片写人见鸿。 人似飞鸿,飞鸿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人不掩鸿,鸿不掩人,人与鸿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 “缺月”“疏桐”营造出------幽冷、寂寞(凄冷、孤寂亦可)的氛围。 幽人 孤鸿---以幽人来比况孤鸿,暗示自己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品格和操守。 处境:飘零失所,孤独凄冷。 心理:“惊”“恨”,心怀幽恨,惊恐不已。 志趣:孤高、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 写作特色 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托物言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像苏轼这样的全能作家,在文学史上 无人能出其右,再加上他精于书法 ,被尊为“宋四家”之首。(另三家为黄庭坚、米芾、蔡襄)又擅长绘画后人称其诗、词、文、书法、绘画“五绝”,真是千古一人。 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作家,其人生经历却充满坎坷、饱尝艰辛 1057 年 年仅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以其卓尔不群的才华 ,名震京师,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 然而, 此后十二年间,苏轼先后遭受丧母、丧妻、丧父之痛,仅当过三年多的凤翔府签判。 1069年 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 尽管苏轼主张革新政治, 却力主渐进, 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因而引起新党的不满。 苏轼历任地方官,看到新法推行中的若干弊病,常常作诗讥讽,更激化了与新党的矛盾。 1079 年新党中的投机政客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他逮捕,企图将他置于死地,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经过多方营救(包括已经退隐的王安石),苏轼被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是他在政治上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神宗死后,哲宗嗣位 ,苏轼先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旧党尽废新法,苏轼则有所保留,主张兼用所长,这又引起旧党的不满,他只好一再要求出任地方官。 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早已变质的新党重新得势,苏轼连连遭到打击,先后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儋州(今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