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牵引治疗幻灯片教程.ppt
(6)自我牵引 借助双手向上的力量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将双手十指交叉后放于后枕部,尺侧端置于枕下和乳突处,然后双手逐渐向头顶方向用力,给头部一提拉运动,持续5-10秒,连续3-4次,或可同时将头部置于屈曲、伸展、侧屈或旋转的位置。 不适用于椎管狭窄尤其伴有黄韧带肥厚的患者。 5、颈椎牵引参数的选择※ 颈椎牵引参数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强弱、病变椎体和病情轻重以及治疗中的反应等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1) 牵引角度: (2) 牵引重量: (3) 牵引时间: (4) 牵引频度及疗程: (1) 牵引角度 一般认为采用颈椎前屈10~30°可使颈椎间隙显著扩大。 垂直(0°)牵引时最大应力作用于颈椎上段。 前屈20~30°时牵引可使第6,7颈稚间隙增大最明显。 (1) 牵引角度 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颈椎病类型和颈椎X光片来决定牵引角度: 椎动脉型前屈小于5度; 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前屈20~30度; 脊髓型后伸10 ~ 15度; 颈型前屈小于20度; (1) 牵引角度 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消失时采用垂直或略前倾牵引; 颈椎呈反弓状态时,采用垂直或后伸位牵引; 颈椎反弓且成角时,可采用垂直牵引,辅以按摩或进行间歇牵引。 牵引角度还应根据患者牵引后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 (2) 牵引重量 牵引重量应根据治疗次数、患者体质强弱、牵引时间长短以及采用持续牵引还是间歇牵引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初次治疗从3~5kg开始,如患者无不适反应则每天增加1 - 2kg。 最大牵引重量需视患者体质及对牵引的反应而定,一般颈肌弱者14 ~ 18kg,颈肌强者18 ~ 24kg。 长时间持续牵引宜采用小重量,短时间牵引可适当加大重量,间歇牵引不宜超过15kg。 (3) 牵引时间 实验显示牵引30min和60min对颈椎间距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故采用一般重量时,牵引可进行20 ~ 30min; 大重量牵引者牵引时间应相应缩短至5 ~ 15min; 重症或疑有颈椎脱位者卧位持续牵引可达6h以上。 (4) 牵引频度及疗程 一般牵引每日只做1次,短时间牵引可每日上、下午各做1次。 牵引疗程一般为15~20次。 6、注意事项 (1) 牵引前或牵引同时可进行颈部温热疗法以缓解局部肌肉的痉挛。 (2) 调整好牵引带的受力部位。牵引带的枕部带应以枕骨粗隆为中心,恰好包住枕骨,领部带包住下领部。 (3) 调整好枕颌牵引套的松紧度,防止压迫颈动脉,亦不要卡住喉部。 (4) 两侧悬吊带要等长,作用力要相等。 6、注意事项 (5) 行坐位牵引时,患者应注意全身放松,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脊柱略前屈。 (6) 行自重斜面牵引时,要指导患者身体向下滑动以增加牵引力。 (7) 牵引时患者应感到舒适。 (8)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慎用牵引,如其他保守疗法有效则尽量不做牵引。牵引不可在家中进行。初次牵引过程中应有医生在场,如病人出现四肢麻木、无力加重应立即停止牵引。 (四)关节功能牵引 1、关节活动度障碍:关节活动度障碍多由制动引起。 制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骨科疾患:骨折与脱位的患者,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是治疗的三个主要环节。 患者长期昏迷或肌肉无力,或患者为避免疼痛而自发限制关节运动。 制动可通过以下途径损害关节的活动度。 (1) 制动对韧带、关节囊和肌腱的影响 (2) 制动对关节软骨及关节腔的影响 (四)关节功能牵引 2、关节功能牵引的实验研究结果:组织纤维在牵引力作用下可发生急弹性延长、缓弹性延长和塑性延长。最后不再回缩的部分即塑性延长的长度。 塑性延长的长度是关节活动度恢复的基础,决定了关节活动度恢复的程度。 塑性延长的程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四)关节功能牵引 (1) 牵引时间适当延长可使塑性变形增加。临床观察显示:牵引开始后6~8min内关节活动度增加较快,以后变得缓慢,16~18min后趋于稳定。 (2) 在一定范围内的牵引力越大,塑性延长量越大。 (3) 持续牵伸较反复短暂牵伸更利于塑性变形量的增加。 (4) 组织温度升高时塑性延长率增加。 (四)关节功能牵引 3、关节功能牵引的基本方法: 关节功能牵引的基本方法是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定于适当位置,然后在其远端肢体上按需要方向用沙袋做重力牵引。 牵引的目的是逐渐牵伸挛缩粘连组织,一次牵引持续10 ~20min,至少每日进行1~2次,有条件时还可增加次数。 不同关节及同一关节不同方向的牵引可依次进行。牵引器械及使用方法 。 (四)关节功能牵引 (四)关节功能牵引 (四)关节功能牵引 (四)关节功能牵引 仰卧位肩关节旋转牵引 2) 牵引台重锤牵引 牵引台面可头低脚高倾斜5°。牵引重量越大,床脚越高,但对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则不能将床脚太高。 重锤重量从每侧8kg,两侧共16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