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教学设计理念.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户外教学设计理念

國小科學課程延伸設計:戶外教學規劃 報告人:蘇禹銘 高雄市教育局國教輔導團(102.01.26) * * 研習內容大綱 壹、引言 貳、科學知識的建構 參、如何規劃有效的戶外教學教學活動 肆、有效戶外教學教材實例 * * 壹、引言 如何讓您的學生成為快馬,成為響鼓? * * 響鼓不用重捶,快馬不用鞭摧 壹、引言 一、泥岩惡地戶外教學的實錄: (一) 學童學習感受: 1. S2:戶外的自然觀察我覺得很有趣,不僅可滿足好 奇心,也可直接問問題,可提升教學效果,激 發無限的想像力。 2. S3:高興、睡不著,品嘗到泥塊(岩),跟想象不一 樣,我覺得自然課應該像這次一樣,不要窩在 教室裡死背課本的東西。 * * 3.S4:坑坑洞洞的,有一種說不出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 特殊的美。 4.S5:以為泥火山很淺,原來深不可測;這裡設置告示排不 一定有用,因為無患子的解說牌都沒人整理。 5.S6:開發觀光,較特殊的留做文化資源。 * * (二)、對戶外教學的批判: 優點: ˙可接近自然。 ˙可做主題研究。 ˙配合教材選擇學習。 ˙可用登山方式或參觀科學館、博物館。 (建議:戶外教學別再到遊樂區,要以踏青為主)。 * * 缺點: 上課中會不專心? (因為太高興了,到處都是新的東西要觀察,真是太新 奇了,所以會來不及聽老師指導,以致不能專心」)。 * * (三)、學生對老師的期盼: 1.上課時要趣味性、好奇、玩笑延伸到課外內容。 2.老師的經驗(S3:認為指的是老師對課程的了解)。 3.老師發問方式。 4.老師發問的問題是否會引起興趣。(好的問題會有被 電醒的感覺) 。 * * (四)、對科學教師的啟示: 1.給孩子興趣:人生最美滿的事,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洪蘭)。 2.學習應充滿「樂趣」與「新奇」。 3.課程不再是固定或先驗的跑道,而是個人轉變的通 道,強調跑步的過程和許多人(師生)共學的模式 (Doll,1993)。 * * * (五)、對科學教學的醒思 1.以課程目標來設計課程有時會喪失很多教育要達成的 目標。 2.教師的身教給了孩子什麼價值與榜樣? 3.知識要求實證,所以教師要不斷的體驗學習(動態課 程)。 一、人類建構知識的機制 (一)人類的本質 1.人類有自覺,有意識,但動物有意識(滿足基本需 求),無自覺,但具有天賦價值 2.不斷改變生活環境。 3.不斷進行新陳代謝。 生物體:取得生活資源,排泄廢物。 人的知識:接觸現實產生交互作用,來擴大學習 領域。 * * 貳、科學知識的建構 (二)、知識的機制: 1.人是生物體,由生命系統維持人生命,生命系統的 基本特點是相互作用,因此人類建構知識的機制也 是藉由相互作用完成。 2.學習過程強調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與自主性。 學習是自動調節與累進的過程(Piaget) 3.人生就是不斷的工作,且在工作中不斷的吸收成長 與提升,是複雜化的歷程,所以必需透過教育來實 現。 * * (三)、革新的國民素養與能力 1.人類需要有改變自己的能力。 2.人類的未來無法預知。 3.強調人的內在思維感。 4.強調對個人有意義的學習 5.由自我概念決定個人的行為 * * * 實例:探究式學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