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语文学案 高中必修2读本文言文 9 六国论 导学案2.docVIP

2018年江苏省语文学案 高中必修2读本文言文 9 六国论 导学案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江苏省语文学案 高中必修2读本文言文 9 六国论 导学案2

苏辙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理清作者的思路,明确作者的观点。 3.比较分析苏洵、苏辙父子《六国论》的异同。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年),汉族,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散文家,哲宗元祐年间参加过治河争论,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对者。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写作背景】 北宋初年,赵匡胤片面接受唐末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采取「虚外实内」的军事部署,天下劲旅驻守京师和通衢要道,边境上却是羸弱之卒,而且又由皇帝遥控,节度使无任何调兵之权,因此边境之战一败再败,京都受到威胁。公元一○○四年九月,辽圣宗率大军南下直趋澶州,威胁东京,苏辙对朝廷「边备之计渐弛」向来痛心疾首,对大员们迁都以避敌的主张更不以为然,提出要加以边备,御敌于国门之外。他在六国论中强调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认为失去屏障是六国破亡的主要原因正是他的国防主张在史论中的折射。 【自主学习】 1.实词 塞 韩、魏乘之于后 区区 当虎狼之强秦 亲魏以摈秦 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背盟败约 伺其隙 2.翻译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我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句: 3.苏辙《六国论》的观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 1.结合战国七雄当时的国情、形势,从不同国家角度分析作者的观点。 2.对于苏洵、苏辙父子的《六国论》,你更喜欢谁的?请说出理由。 【知识拓展】 1.课本舍去的《六国论》的第一段。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2.战国七雄国情: 七雄争霸的时候是在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三大国家:东是齐,西是秦,南是楚。 地形不同所造成的国力也不同: 齐国在沿海地带,可以利用海水制造盐(盐在当时是很重要的)。所以齐国的经济在当时最发达。 秦国当时处在西戎地区,周围拥有许多的异族,而那里的异族又很喜欢打仗,所以秦国好战。 楚国地盘很大,拥有中原部分地区和南蛮大片土地,拥有大量的农业基础,可以经常进行远程战斗,乐此不疲。。 至于赵,韩,魏,燕这4个国家: 赵国的地盘大部分是平原,善于骑兵的战斗,胡服骑射就是这么来的,其他国家没这条件。 韩,魏两国因为边界上的地形相互交错,属于唇齿相依的关系,因为那里多山,特别是韩国,国家较小,城池几乎都是挨着山来建的,所以韩国的弓箭质量很好。 燕国因为要抵御北方民族修建了大量的长城。没什么特别的。 七雄国力排名:秦齐楚赵燕魏韩。 3.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除了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