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的含水量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的含水量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植物组织含水量一般为70%~90%。             存在状态:束缚水和自由水   束缚水(bound water):被原生质组分吸附,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自由水(free water):不被原生质组分吸附,可自由移动的水分。                    自由水/束缚水是衡量植物代谢强弱和抗性的生理指标之一。 生理作用: 调节植物体温                 高比热:稳定植物体温                 高汽化热:降低体温,避免高温危害                 介电常数高:有利于离子的溶解 还有很多 植物的三种吸水方式 不同类型细胞的水势组成 A. 分生组织:Ψw=ψ π +ψp+ψm B. 成熟细胞:Ψw=ψ π +ψp         成熟细胞指已形成中央大液泡的细胞,这种细胞原生质被挤压为一薄层,因此,衬质势(ψm)很小忽略。 C.风干种子细胞的水势:Ψw=ψm         风干种子细胞原生质处于凝胶状态,没有溶液,即没有渗透势;膜失去弹性,也没有压力势,只有衬质势。 一、根系吸水区域  根尖的根毛区吸水能力最强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1.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的途径。 2.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故称跨膜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统称为细胞途径。 3. 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的移动途径。 三、根系吸水的动力 1. 主动吸水:根压(叶片未展开时,是主要动力) 三、根系吸水的动力 2. 被动吸水:蒸腾拉力(主要动力)           在蒸腾作用中,首先是气孔下腔细胞失水,水势降低,它就向相邻细胞吸水,使相邻细胞水势降低,这种水势降低作用,通过一个个细胞传递到木质部导管,使导管水势降低,导管向根系吸水,使根系水势降低,产生吸水力。 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土壤的可用水分     通气状况     土壤温度     土壤溶液浓度  第四节 蒸腾作用 植物失水方式:液态散失 — 吐水                              气态散失 —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向外界散失的过程。 1. 生理意义     a.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b.是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运输的动力     c.降低叶温 2. 气孔的结构与特点 A.结构:           B.特点:上表皮数目>下表皮         孔口侧厚,背口侧薄         辐射状微纤丝 3. 气孔的运动及机制 1)气孔的运动    2)气孔运动机制  A.淀粉-糖互  变学说  三、影响蒸腾的因素     1. 外界因素 二、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 1. 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以蒸腾拉力更为重要。 2. 水柱连续不中断的原因 (1)内聚力学说:       A. 张力=重力-蒸腾拉力(断裂力)       B. 内聚力:水分子之间的吸收力       C. 附着力:水分子与细胞壁之间的力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一、作物的需水规律 1. 水分利用率不同:C4>C3 2. 不同时期需水不同:           禾本科: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3.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小麦 :孕穗期和开始灌浆—乳熟末期 豆类、花生:开花期 果树:开花一果实生长初期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 1、形态指标:(1)生长速率下降                      (2)幼叶调萎                      (3)茎叶变红  2、生理指标:叶片水势、细胞汁液浓度或渗透势、气孔开度等  第四节 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部位 2. 部位 a、植物幼小时,地面以上的全部表面 b、皮孔蒸腾 — 高大木本植物,约占全部蒸腾的0.1% c、叶片蒸腾     (1)角质蒸腾 — 约占全部蒸腾的5%~10%     (2)气孔蒸腾 — 主要方式 1. 经过气孔的蒸腾速率          气孔面积一般不超过叶面积的1%,但通过气孔的蒸腾量却达到叶片同样面积的蒸发量的50%以上。       经过小孔的扩散速率与孔的周长成正比,不与面积成正比。此规率叫小孔扩散率。 二、气孔蒸腾 双子叶-半月形 单子叶-哑铃形 保卫细胞特点: ◇细胞体积小,孔口侧厚,背口侧薄,这有利于膨压迅速地改变。吸水时较薄的外壁易用于伸展,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